我喜欢读书,也喜欢买书,学生时代如此,当了教师后依然如故,即使节衣缩食。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郭沫若先生出了一本新书《李白与杜甫》。我听说后,星期天的早上吃完饭,就骑着自行车到离学校驻地五华里的镇上新华书店去买。结果,到那儿一问,工作人员说已经卖完了。我说那我到市里书店去买吧,工作人员说喜欢这本书的人可多啦,咱们镇上都卖完了,市里信息那么灵,恐怕也早没货了,你不妨到县城去看看,那里消息比较闭塞,或许还会有。我觉得他分析得十分有道理,再说距焦作二十多华里的博爱县县城也有新华书店,我以前曾去那儿买过书。

于是,我急忙蹬起车子往博爱县赶去。焦作和博爱县之间,有一条东西大马路相连,那时路上汽车也少,我骑得飞快,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博爱县县城所在地一一清化城。清化城,主街道也是东西走向,挺宽的,也比较长。自古就有“清化街,五里长。古里拐弯到许良”的说法。书店位于大街靠西边,街道虽宽,但毕竟有行人,于是我便放缓了速度,慢慢往西骑行。大约走了二百米,忽听右手边有打闹声,我往右边扭头一看,一条一米宽的南北走向的窄窄的胡同里,一个男孩子正在追打一个女孩子。那女孩子一面双手招架,一面快速倒着往后面退。说时迟那时快,一下子就撞到了我的车上。我那时年轻,遂左脚踩地,停了下来。扎住车一看,那女孩子大约十一二岁,慌乱中她的右脚碰到了我车的右脚蹬上,脚面被刮破了一层皮,浸出了血。我说你这是怎么回事?她指着那男孩子说,是他打我。那男孩子见状,转身跑了。我说我送你回家吧,那女孩说她爸就在前面不远处理发店上班。我让她坐在车座子上,推着车往前行走。走了不到一百米,就看见一个中年男子身穿白大掛,匆匆朝我们这边走过来。口里一叠连声地问:“怎么了,怎么了!”待他走近了,我就把经过简单说明了一下,那男子又转身问那女孩。女孩子哭着道:“爸爸,XXX(指那男孩子)他打我,我往后边退,撞在人家车子上了,呜呜呜……” 那中年男子听了,把女孩扶下车,转身对我说:“孩子们淘气,不怨你。没事,你走吧。”

俗话说得好“孩子嘴里掏实话”,一点不假。诚实的女孩子还了我公道,而她的家长在了解事情真相后也通情达理,着实令我感动。记得前段时间,媒体上的彭宇事件,闹得可是沸沸扬扬。倒地的老太,硬说是被好心掺起他的人给撞的,好像还有个法官说过这么一句话:“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她?”这样的事情,这种说法多么令人无语! 谢天谢地,那时我真遇到了好人,安然无恙。试想当时,别说人家索赔,就是让我和他们一起到街道办事处去评评理,至少也得耽误不少的时间。因为,事后当我骑着自行车匆匆赶到那家新华书店时,一问,那书只剩下最后一本了。多悬!

侥幸买到了书,别提心里有多爽了。返回的路上我骑着车,看着沿路的风景,不禁哼起了《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来……

那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据郭沫若先生考证,李白出生在“中亚碎叶城”,那城就在当时苏联境内的巴尔克什湖附近,说明那地方唐代属于中国。一直到2003年的暑假期间,我到山西一所私立学校应聘,试讲时人家让我讲李白的《蜀道难》,讲课中在介绍李白出生地时,我谈及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的说法,听课的语文老师无不吃惊。事后,私下里他们都说我“知识渊博”,其实我只不过是看过那本书而已。由于听课老师们的一力推荐,校方又查验了我的语文高级教师资格证和“焦作市作家协会”会员证。经校委会研究并征得董事长同意,让我担任了高三一个班高一一个班语文课,还兼任该校校报的主编。从此,我顺利地在那里工作了整整两年。

可惜,那本书现已不在我的书架上。可能是哪位学生借走了,没有还吧?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转眼五十年过去了,我也早已退休。许多事情都忘记了,而那次到博爱县清化城的买书经历至今记忆犹新。尤其是清化城里那个诚实的女孩子和她在理发店上班的通情达理的父亲的形象一直深深刻印在我的脑海里。愿他们,好人一生平安!

2023.1.2于河南焦作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