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绿松石金鹿雕像 /(256-145 BC)



嵌绿松石金鹿雕像

工艺:空腔失蜡法浇铸

尺寸:宽10cm,高9.5cm,厚3cm

巴克特里亚-马尔吉纳亚时期

阿富汗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


展品解读


躯干上镶嵌着绿松石的金鹿像。从头的大小和鼻子的长短来看,展现的是小山羊或小鹿。将绿松石镶嵌铸制到金属工艺品的装饰方法在萨尔马泰等黑海沿岸和中亚游牧民的坟墓的陪葬品等中可见一斑。


绿松石在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利用历史,也有过独特的崇高地位。松石如天似海的本色之美成为它最原始的价值,最初人们利用石头的自然之美,将其作为首饰或摆件,赋予了它装饰的功能。因其稀有,提升了绿松石的经济价值,在交易中逐渐成为资产和财富,从而具有了象征财富的功能。进而与政治相关,成为等级或特定群体的标志,具有了政治等级分层的功能。


看绿松石的地位,不仅要看其“朋友圈”,也要看谁在C位。匈奴王的黄金帽,康熙的皇冠,绿松石都在最醒目、最顶尖的位置。回顾近9000年的历史,可以看到“绿松石开盘价值就不低”,到二里头文化时达到巅峰,成为“国玉”。


嵌绿松石兽面纹铜饰牌是夏代的文物,长14.2厘米、宽 9.8厘米。1981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出土。现藏于河南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以数百片绿松石拼合镶嵌出兽面纹,制作精巧,丝丝入扣,历经3000余年而无一松动脱落。青铜与绿松石结合所形成的金玉共振的局面,开启了东亚的青铜时代。


延伸阅读 :空腔失蜡法


失蜡法工艺流程大致为:以蜡制模(或在范芯表面覆一层蜡)、制范(在蜡模外层涂泥作为外范)、失蜡(加热使蜡液流出)、浇注铜液以填满蜡模留下的空腔。


据考古发现,最早的失蜡法产品是神像和动物雕塑,起初是实心的,为了节省材料,后来又发明空腔失蜡法,采用泥芯,用支钉定位。


类似藏品


盖尔-安德森猫

Gayer-Anderson Cat,

664-332 BC,

The British Museum.


因其由收藏家盖尔-安德森少校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而被称为“盖尔-安德森猫”。

“盖尔·安德森猫”通体为青铜材质,以失蜡法铸造而成,猫体中空(如下图所示),颈间有一体的鎏银配饰,耳鼻附以金环,总重7.8千克。猫身立高34厘米,正宽14厘米,侧阔23厘米,身形大小与一般家养的猫咪差不多。雕像呈现的是一只自然蹲坐状态的猫,背脊挺直,前足端立,后足屈蹬,尾巴盘于身侧,双目平视前方,身型精壮矫健,神态端庄安详。

来源:《灿烂的记忆|从美索不达米亚到犍陀罗——东方文明古国冶金术展》 ,目前展品正在敦煌研究院展出中

主编:太空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