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字文化教育圈 由“册”说竹简的制作册,现代词典的解释是册子,如名册,画册,纪念册等;也作量词,如说一套书几册。

2.这样的解释都是和纸张相联系。

3.然而,在纸还未出现及使用的年代,册是指书简,指的是把文字写在根根的竹简或木简上,再把这样的竹简编起来的形式。

4.不要小看竹简,它的制作有技术要求。

5.“册”的甲骨文,金文等古字形如图“册”像一根根竖着的竹简或木简,以编绳连缀在一起。

6.从字形看,竹简的长短不一,出土的竹简实物也证实如此。

7.把文字写在竹简(或木简、木牍)上,是先秦时期古人记录重大事件、法律条文、统计数字等的一种重要手段。

8.最早古人在陶器、龟甲、牛骨上刻写文字,虽说可行但实际不便。

9.一是容纳的文字有限,二是这些材料形式不齐整,写成的文字量稍大些,安于两处,缺乏严格排序,日后很易引起错乱。

10.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记录的文字量增加,用传统的方式就受到局限。

11.于是古人想办法,开始用丝帛、竹片或木片书写,这就是所称的“帛书”、“竹简”和“木牍”。

12.丝帛适宜书写但价格高,不利于推广。

13.相比之下,竹子、木材有广阔来源。

14.尤其在南方地区,竹子广有生长,易加工成片、成本低廉,用作书写材料非常适合。

15.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竹子或一种竹子的任何部位都可用作书写材料的,这里面有些讲究,它体现了古人的智巧。

16.由经验知道,刚砍伐的新鲜竹材含水量较多,写字时容易浸墨,不适合作简。

17.一根竹子部位不同,使用大有差别。

18.梢部过细,裁不出合乎宽度的竹片;竹子的下部竹节较密,加工较难,制简也不适合。

19.对出土的竹简进行观察知道,竹片大都是用砍伐后的陈年毛竹制成。

20.古人先把毛竹截成一段段的竹筒,尽量避开竹节处,无法避开的竹节要稍稍削平。

21.再将竹筒裁成宽约10毫米、厚约1.5-2.5毫米的竹条。

22.竹条内里要削平,形成外弧内平的竹条,这就是竹简的坯料。

23.竹材一般都含有油质,较多的油质存在会使竹面的吸墨性较差,不利于书写。

24.竹简的坯料最好放在含有草木灰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由于灰中含有碱性物质,与竹材中的油质发生化学反应便可除去油质。

25.出土的竹简上的墨迹,一般都渗透到竹质的纤维内部,由此推测,古人在制简时采用了灰水浸泡的工艺。

26.从出土竹简看到,有的背面(即竹材的外表面,俗称“篾青”)也写有文字,字迹与正面一样流畅,如果没有采用灰水浸泡的话,篾青上是难以流利地书写的。

27.除了上面说的工序,对竹片还要进行定型处理。

28.用重物将竹片压平,避免发生弯曲、扭曲等现象。

29.干燥后再一次刮削内表面,并在竹片内面的边沿用削刀刻上两三个呈三角状的小口,以作编绳之用。

30.每枚竹片上的刻口位置要基本相同,这样将竹片用细线编系后会较齐整,就成为一册册的竹简。

31.考古发现,战国楚墓中有一些卷状的未书写的空白竹简,上面残留有编线的痕迹,这说明,当时古人是先将制好的竹片连缀成册再进行书写的,而不是写好一枚枚竹片再编成卷册。

32.当然也有簿记类的简往往先写后编,或先编为短册,再将若干短册连成长册的。

33.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竹简在使用前都要经过杀青,即把竹简用火烘烤,使青皮油面的油焦化,然后刮去,以防虫蠹。

34.这称为“汗简”,后来引申开来,所记录的史实也叫“汗青”。

35.几乎我们都熟知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6.”追溯“汗青”,原来也是和竹简相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