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新兵连没多久,我领到了人生中第一笔津贴35元。除去购买生活用品等必要的开支,手里还剩下20元。看着战友们争先恐后地涌入小卖部改善伙食,我强忍着冲动把这20元交给了排长。

高考落榜后,听村里退伍回来的老兵讲“部队管吃管住还发衣服,每个月还发工资”,这对于一直伸手向父母要钱的我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于是和发小一同报名参军,没想到体检时,发小因为扁平足被刷下来,而我则戴上大红花来到了新兵连。

初到新兵连时,看着身边的战友每天念叨想家,我却丝毫没有想家的感觉。因为在我看来,新兵连的伙食虽然一言难尽,但至少顿顿能吃饱,从里到外的衣服不用自己花钱买,关键是还能领到工资。

记得元旦前一天,班长告诉我们“把自己收拾的利索点,待会带你们去司务长那里领津贴。”

一听可以领工资了,战友们顿时群情激昂,纷纷计划着买些生活用品和零食。我在心里默默计算着“买块香皂、一盒牙膏、一瓶擦脸油......明天就是元旦,再买些零食吧!”

当班长带着我们来到司务长室时,看着前面的战友乐呵呵地拿着现金从里面走出来,想着即将拿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笔工资,从此再也不用伸手找父母要钱,内心激动的无以言表。

在工资表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司务长数了三张十元,五张一元的票子递给我,顺带着交代了一句“省着点花。”

我重重的“嗯”了一声,喜滋滋的跑回宿舍。已先于我领回津贴的几名战友看到我回来,拉着我往小卖部的方向走去“班长说了,可以自行去小卖部买点生活用品。”

来到小卖部,我将早已计划好要买的东西拿好,结账时,售货员告诉我正好18元。我犹豫了一会,把那包价值2元的糖放下了,这样我就能攒下20元。5个月后就能攒下100元,到时候寄回家里......

和我同去的战友在回宿舍的路上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零食边吃边走,一个同乡问我“咋了?还不舍得吃啊?”

“我没买零食”我边说边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给他看。

“哦!天天吃水煮萝卜白菜,你不腻啊?不趁这个机会改善下吗?”

“我觉得伙食挺好的,还能吃到肉丝面和蛋炒饭,至少比我家里强。”

战友听我说完,当即将自己买的零食塞了一包给我“这次我请你,下次换你请我。”

回到宿舍,我把这包零食藏到了被子里,我想留着第二天元旦时和战友们一起分享。当天晚上,班长召开班务会,让所有新兵汇报第一个月津贴都买了什么。

战友们纷纷把自己买的东西拿出来挨个算账,大部分都将35元一次用完,唯独我剩下20元。

班长问我“剩下的20元,你准备怎么用?”

“我想攒起来,等攒到一百元时汇给家里”我小声回答。

“好样的!”班长说完在我肩膀上重重地拍了一掌。

“我今天之所以让大家自己去小卖部,就是想看看大家领到第一个月津贴时,还有几名同志能想到自己的父母家人......”

班长的一番话下来,不少战友红着眼睛流下了眼泪。手里拿着的零食也不香了,甚至恨不得把零食退回去,好攒钱汇给父母。

那晚,班长带着我将20元交给了排长。排长得知我的来意后,当即决定赞助我80元,凑成100元后汇给我的家人。当然,这80元是排长借给我的,每个月领到津贴后还给排长20元,分5个月还。

母亲收到我的汇款后,托人写了封信寄给我,信里夹着10张10元的票子,信的内容只有寥寥几句,大概意思是“我们在家很好,你不用挂念,不用往家里汇钱。”

家里什么情况我一清二楚,说不缺钱那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将这100元存到了排长那里,等以后攒得多了,再一块汇给家里。

结果我们下连没多久,新兵的津贴一下子涨到了65元,还补发了好几个月的津贴,我一下子有了300元的现金。当即找到司务长,把300元汇给了家人,这次母亲没有再寄回来。

从那以后,我养成了精打细算的习惯。每个月的津贴到手,我都会先攒起来一部分,一直攒到我上军校时,一次给家里汇了1000元。

后来听母亲说,第一次汇给她的300元,被她拿来给弟弟妹妹交学费。第二次汇给她的1000元,她把家里破败不堪的院墙简单维修了一下。

我听后无比高兴,毕竟父母养我那么大,这还是第一次为家庭做贡献。虽然贡献不大,却为弟弟妹妹们树立了榜样。

再后来部队的待遇越来越好,我能攒下的工资也越来越多,每次汇给母亲,她都说”我先帮你拿着,将来给你盖房娶媳妇用。”

母亲说到做到,多年后,家里盖了三间新瓦房,只是后来我结婚也没用上这三间新房,父母却一直不愿意搬进去,后来在我的坚持和弟弟妹妹的劝说下,父母才从老房搬到了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