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稿】20.为什么总要把中医与《易经》混在一起?

金栋按:总有些人喜欢将中医与《易经》混在一起,说什么中医理论体系源于《易经》、医源于《易》、中医是《易经》的一个分支等等。那么,请问——中医的哪些理论体系源于《易经》、源于《易经》的哪一卦?

据易学史料,易、易经、周易、易传、易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应分别对待,所以,既莫把易学当《周易》读,亦莫把《易传》当《易经》读!

那么,《易经》是一部什么书?

《易经》(《周易古经》)是一部占筮典籍,即本占筮而寓哲理,定型于西周时期,出自卜巫史官之手。全书内容六十四卦,即卦形(卦画、卦图)64个、卦名64个、卦辞64条、爻辞384条、用九1条、用六1条,除了卦形之外,文字共450辞(辞,乃长短不等的一段话,或有几个字),经文共4940个字。

有人认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的阴阳五行说源于《易经》,殊不知,《易经》卦、爻辞本与阴阳五行无关,既无“阴阳”连用之词,亦无“五行”连用之语,怎么会源于《易经》呢?说《易经》有“阴阳”者,认为《易经》六十四卦卦形中有阴爻“--”、阳爻“一”之故。殊不知,实非如此!

据易学史料及考古资料,符号“--”“一”源于数字卦,即卜巫史官在卜卦、筮法时用来表示奇、偶数之符号。其中符号“--”代表偶数六、八,“一”代表奇数九、七,此等本与阴阳无关,更与圣人无关。以今本《周易·系辞传》“大衍之数五十[有五]”章之筮法操作与《左传》《国语》所记筮事互相参看,“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系辞传上》),所谓“营者,谓七、八、九、六也”(《周易集解》引《荀爽》曰)。每三变之结果,其余数均为九、八、七、六的四倍数或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八,或二十四,即最终得数是以蓍草变易之数九、八、七、六中的任何一个数,以求一爻,三变得一爻。其中筮得数为六、八之偶数者,用符号“--”表示;筮得数为九、七之奇数者,用符号“一”表示。十八变得六爻一卦,自下而上用“--”或“一”画之。只有六爻卦才具占筮功能。

《易经》本无阴阳五行概念,是《易传》讲阴阳,易学讲五行。《易传》有阴阳说,而无五行说。以阴阳说解《易》,乃《易传》特别是《系辞》之特点;以五行说解《易》,首见于汉代易学,即西汉京房《京氏易传》。清·赵翼《陔余丛考》说:“《易》不言五行。五行乃天地自然之理,然《易》卦但取天、地、风、雷、水、火、山、泽,而不及五行。”故

汉代以后之五行、卦气、干支、太极图、河图、洛书、先后天八卦图、风水命理、梅花易数、奇门遁甲等术数之学,乃“易”学之分支,既不是《易经》内容,亦不是《易传》内容。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说:“我以为从前一切河图、洛书、谶纬术数,先天太极……种种议论,都是谬说。”故既莫把“易”学当《周易》读,亦莫把《易传》当《易经》读!

“可是,古代的经学者,出于尊孔读经的要求,缺乏历史主义观点,往往不区分经、传、学,将三者混为一谈,或者以传解经,或者以学解传,或者将自己的解释说成是真正符合《易经》的本义。这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朱伯崑《易学基础教程》)

殊不知,当代仍有部分“易”学爱好者混淆不清《周易》之经、传、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憾事矣!

那么,中医之理论体系源于何处?读读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则会发现,阴阳五行说是其核心理论体系推演之工具,而以天人相应为理论体系,以比类取象为方法,此等明显受西汉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思想之影响。

五行说是汉代的思想律,先秦阴阳家的学术思想,至汉则被汉儒五行化了,五行说亦即阴阳五行说,且是汉代官家统治哲学。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说:“及至秦汉,阴阳家之言,几完全混入儒家。西汉经师,皆采阴阳家之言以说经。所谓今文家之经学,此其特色也。”又说:“欲明西汉人之思想,须先略知阴阳家之学说。欲略知阴阳家之学说,须先略明阴阳家思想中之宇宙间架。阴阳家以五行、四方、四时、五音、十二月、十二律、天干、地支及数目等互相配合,以立一宇宙间架。又以阴阳流行于其间,使此间架活动变化,而生万物。……此时之时代精神,此时人之思想,董仲舒可充分代表之。”作为汉代官家统治哲学,源于西汉武帝时期大儒董仲舒,见《春秋繁露》。而董氏是儒家,故《内经》理论体系受儒家思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