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3年,62岁的乾隆秘密将13岁的皇子永琰立为接班人,永琰生母令贵妃却在2年后突然薨逝。153年后,令贵妃墓被盗,体内发现了过量的水银和砒霜,世人这才发现帝王心难测。

乾隆是位多情天子,在册的后妃就有43位之多,入怀的江南女子更是无法计数。然而,在诸多女人中,富察皇后、令妃、容妃却是恩宠最盛的。

电视剧《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中,都把令妃塑造成了城府极深、攻于算计的形象。那么,历史上的令妃真的如此吗?

令妃本姓魏,正黄旗包衣出身,世代为皇家奴仆。令妃比乾隆小16岁,至于何时进宫史料中没有记载。

不过,按照清朝惯例,令妃应该是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被分给妃嫔做宫女的。资料显示,令妃很可能侍奉过富察皇后,而富察皇后得到乾隆宠幸最多,一来二去令妃也就入了乾隆的眼。

乾隆十年,令妃被晋封为魏贵人,同年又晋封为令嫔。妃嫔晋升一般跟生育有关,可这一年令妃根本没有生育子嗣就被抬了位分,可见恩宠之盛。

从1756年至1766年,令妃一共为乾隆生育了4个皇子、2个公主。十年生育6次的频率,在清朝后宫实属罕见。

乾隆二十四年,令妃终于被晋封为令贵妃,从此开启了她在后宫的巅峰时期。

紫禁城里,母亲的荣耀往往与皇子休戚相关,反之亦然。令妃得脸,她的儿子也在乾隆心里占据着非凡的位置。

然而,乾隆之所以选择永琰为储君,却并非完全因为令妃得宠。

1773年,乾隆已经是62岁的老皇帝,立储之事已经刻不容缓。

实际上,乾隆帝在即位后,曾亲书密旨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立富察皇后所生的皇次子永琏为皇太子。

在乾隆心中,“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

只可惜,永琏九岁时就夭折了。乾隆又想立富察皇后生的皇七子永琮为皇太子,可永琮两岁时得水痘去世了。

接连丧失两个嫡子,乾隆十分痛心,再加上富察皇后因为丧子之痛、抑郁而终。乾隆就更没了立储的心思。

直到62岁这年,乾隆才动了立国本的念头,毕竟那个时候的乾隆也没想到自己会活到89岁。

此时,除了富察皇后生育的永琏、永琮早已夭折外,哲悯皇贵妃生育的皇长子永璜、愉妃生育的皇五子永琪,也都不在人世。

实际上,皇五子永琪博学强知,还曾经在火海中救过乾隆一命,是非常有资格争夺储位的。只可惜,永琪命太薄,25岁就得了附骨疽,也就是骨结核,英年早逝。

如此一来,除了年纪尚幼的几个儿子外,符合继位条件的就只有皇四子永珹、皇十二子永璂和皇十五子永琰。论嫡庶,永璂是继皇后那拉氏的儿子,身份高贵,可那拉氏与乾隆夫妻不睦,也就无形中失去了机会。

而永珹的生母是异族人,乾隆怎么会放心把江山交给这个混血儿子呢?算来算去,也就剩下永琰了,乾隆不想立也得立。

永琰实在算不得一个优秀的皇子,用资质平庸来形容也不为过。如果永琰只是个富贵少爷,那么平和敦厚算是优点。可永琰是要做国君的人,光是性格柔和却实在难堪大任。

可甭管怎么说,永琰还是被秘密立为储君,而生母令妃,即将在永琰登基后晋封为太后。

然而,就在永琰被立储的两年后,令妃竟然病重不治。当时,令妃刚刚陪乾隆巡幸热河,一回宫便卧床不起,乾隆曾经两次亲临探望,可令妃熬了20天,就一命呜呼了,享年49岁。

65岁的乾隆特地厚葬令妃,在原有仪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8件,如此数量竟是乾隆帝所有皇贵妃仪仗当中最多的一位。

为了表达思念,乾隆还在令妃的祭文上,写下了“虚九御之崇班,情深逝水”几个字。

那么,乾隆对令妃如此深情,她的死会是“去母留子”的宫廷权谋吗?

当初,汉武帝要立5岁的幼子刘弗陵为太子,因为担心生母钩弋夫人乱政,大手一挥赐死了她。

为了避免主少母壮、外戚专权的乱象发生,封建帝王采取去母留子的方式,无可厚非。

无独有偶,咸丰帝驾崩前,传位于同治帝,也曾经想架空同治生母慈禧的权势,只不过慈禧先发制人,发动了辛酉政变,这才开启了垂帘听政的局面。

那么,令妃之死是乾隆有意为之吗?

时间来到1928年,孙殿英用炸药炸开了乾隆墓葬清裕陵,才使得令妃的尸身暴露于后世眼前。

令妃的尸身虽然历经一百多年,却保存完好,皮肤、毛发俱在,就连牙齿都没脱落,俨然睡着了一样。

史料记载:“皮骨俱存,丝毫未腐,笑容圆相,有如古佛,诚异事也。”

这样保存完好的尸身并不多见,专家立即对她进行了研究。经过检测,令妃的身体里含有大量的水银、朱砂和砒霜。

正是这些毒物的存在,才让令妃的尸身不至腐败。可,令妃究竟为何会服用有毒物质呢?

专家推测,令妃很有可能因为频繁生育而元气大伤,落下了气虚的病根,以至于夜不能寐。为了安眠,令妃大概率服用了含有朱砂的药物,缓解不适。

“令”字代表着智慧、美好,乾隆愿用这种的词汇去形容令妃,难道还会对她痛下杀手吗?可如果令妃不是死于阴谋,那体内的砒霜又作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