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得高血压20年,降压药一直是吃吃停停,后发展成高血压肾病、慢性肾衰竭。医生这样给他治疗2个月,肌酐从392降到206,血压也趋于正常。

张先生68岁,查出高血压病20余年,间断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在160/100mHg。今年5月因乏力、低热、少尿、尿浊、水肿上医院检查,发现尿蛋白3+,潜血+。血肌酐328,尿素氮18.9,血红蛋白83g/L,诊断为高血压肾病、慢性肾衰竭。在当地经对症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乏力加重,恶心,并时有肌肉抽搐,为求进一步治疗,于今年7月28日慕名来到我处治疗。

初诊时,患者面色萎黄,浑身乏力,恶心,纳差,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细无力。查血肌酐392,尿素氮15.8,血红蛋白139g/L。血压165/105mmHg。肾B超提示双肾体积缩小伴实质损害。西医诊断为慢性肾衰竭;高血压。中医诊断为关格;眩晕。辨证属肾虚血瘀。药用:冬虫夏草、女贞子、墨早莲、赤芍、生黄芪、当归、大黄炭、蒲公英、败酱草、半枝莲、丹参、川芎、大黄等,同时配合低蛋白饮食;中药灌肠。并搭配氨氯地平一起治疗。

9月31日二诊:服药2个月后,乏力减轻,肌肉抽搐未作,水肿减轻,尿量增多,仍纳食差,恶心时作,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细无力。复查血肌酐206,尿素氮15。血压160/95mmHg。以上方加砂仁、陈皮,继续治疗。

11月30日三诊:患者面色较前荣润,轻度乏力,肌肉抽搐未作,无水肿,尿量正常,纳食增加,偶感恶心,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细较前有力。复查血肌酐173,尿素氮12.47。血压140/90mmHg。上方减茯苓带皮继续治疗,目前该患者仍在治疗当中。

按语:该患者以“面色萎黄,乏力,恶心,肌肉抽搐”为主症,当属“关格”病范畴。《伤寒论》“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患者年事已高,加之久病,必将耗伤阴精气血。肝和肾均为相火,相火源于命门,正所谓肝肾同源,乙癸同源。精血不足必导致肝肾亏虚的病理改变;血虚又将导致血瘀。肝肾阴虚和血瘀虽为病理产物,但同时又是一种致病因素,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导致浊毒内蕴,使气机升降失常,而表现出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精血不足,不能荣养筋骨百骸,则见乏力、面色萎黄、肌肉抽搐;浊毒中阻而见恶心呕吐;肾虚气化不利则见少尿、水肿)。综观舌脉症,其病位在肾,涉及胃与膀胱,证属本虚标实。其辨证要点:肝肾阴虚为本,浊毒内蕴为标。治疗当以“滋肾养肝,活血化瘀,降浊排毒”之法。方选冬虫夏草为主药,平补肾脏;女贞子、墨旱莲,滋补肾阴;生黄芪、当归生血;丹参、川芎、五灵脂、蒲黄炭活血化瘀;大黄、大黄炭、海藻炭、黄芪炭吸附肠道毒素并使之排岀体外;车前子、车前草、茯苓带皮健脾利湿,通利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