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幼儿乃至少年时期都是有一种中成药是伴随成长的,我的小时候也不例外,并且是很多种。

但是,这还不够,小时候吃的药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名字里都带着个“清”字,如:黄连上清,清肺抑火,羚羊清肺……

言归正传,今天我们想聊的是“清”家族的一个——黄连上清

听这个名字,应该是清上部火的,没错,黄连上清的确有这样的功效。

仔细看其说明书发现,这里面的药物挺多。

黄连、大黄、栀子(姜制)、黄芩、菊花、连翘、蔓荆子(炒)、荆芥穗、薄荷、黄柏(酒炒)、防风、旋覆花、石膏、桔梗、白芷、甘草、川芎。

药物说明书中给出的主要功效为:

清热通便,散风止痛。

从药物组成来看,此药中清热以及疏风的药物较多,如善清气分热的黄芩、石膏;善清血分热的黄连;善清下焦湿热的黄柏;善通腑泄热的大黄;还有疏风清热的菊花、薄荷;疏风散寒的荆芥穗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此药对于单纯的风热之邪上炎或者火热之邪上攻导致的头晕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具有良好的效果。

但是,在生活中,往往疾病的病机很复杂,如:

产生病人大便不通的原因就有很多种,有大肠阳气虚,推动无力可致大便不通;也有大肠有热,煎灼津液,导致的大便不通。

以上两种不同原因导致的大便不通,其对应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阳气不足并且有郁滞的,治疗应该以温补、温通大肠阳气为主;大肠有热的,治疗才应该泻热。

作为大众可能不太了解其中的医理,见到大便不通或者牙龈肿痛的时候就会使用清热的药物。

病例解析

曾经,就遇到过这样的患者,常年牙龈肿痛,每天吃黄连上清这样的药物,但是牙龈肿痛依旧时好时坏,已经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过仔细的问诊发现,这位患者不是单纯有热导致的牙龈肿痛。其根本原因在于大肠阳气不足、大肠寒导致局部阳气郁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浮火”。里寒,阳气浮于外,阳气本来就是虚的,所以更容易造成阳气的郁滞,郁滞于局部的阳气就容易出现“热”的症状。

由于大肠阳气不足,此患者常年大便稀溏,肚子怕寒凉。当时,使用了“大建中汤”的治疗原则,主要使用蜀椒、干姜、生白术等药物。温中焦阳气的同时,通行阳气。很快,这位患者就痊愈了,随访一年无复发。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病例后面蕴含的医理是值得思考的。中医内伤病的背后往往需要精准的病因、病机诊断,并不是一个症状符合就可以用药治疗。

何况,“黄连上清”这类药物中大多数是寒凉的药物,虽然中成药的药力较小,但是长期服用之后也容易造成脾、胃、大肠阳气的损伤。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热”的症状都应该服用清热泻火的药物,服用之前还是需要认真考量的,实在把握不住,还是遵医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