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将其4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读,就明白了

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传奇故事。而他看起来暗藏不漏的野心,也许从一开始就出现端倪。

从隋炀帝近臣到起兵太原

李渊,字叔德,与一般起义谋反的草根皇帝不同,他的身世非常显赫,在七岁的时候袭封了家族的爵位,在不谙世事的孩童年纪就被称为唐国公,这是一般人都想象不到的殊荣。

长大后,他凭借着出色的能力做到了刺史的位置上,一度非常讨得隋文帝和其皇后的欢心。在隋炀帝即位后,李渊的官职又升到了郡太守的位置。

他不卑不亢的办事态度获得了隋炀帝的欣赏,况且李渊的母亲与隋炀帝的母亲是亲姐妹,作为隋炀帝的表兄弟,有了血缘关系的加成,皇帝对他自然是满满的信任,他最终被提拔为皇帝身边的近臣,官至卫尉少卿。

据历史记载:隋末,炀帝无道, 社会动荡不安, 反隋暴动风起云涌, 唐国公李渊也加入了这场“逐鹿”之中。

隋炀帝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看起来忠心耿耿的“表哥”,居然借助太原留守的机会, 暗中笼络当地的政府官员与士族豪强, 偷偷获得社会各阶层支持后就起兵造反了。

千防万防,家贼难防。李渊的起兵势如破竹,仅仅用了七个月的时间,就使得隋改为唐,成为了李家的天下。

四子名内藏玄机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李渊也不是因为一时冲动就发动了兵变。

有人说,其实李渊的想要取而代之的心思,早在自己儿子们的名字里有所表露。

虽然说李渊的身边不缺乏女性角色,但是被正史承认的妻子只有一位——窦皇后。她是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北周襄阳长公主的女儿,身份高贵,嫁予李渊后,为他生下了四个儿子。

长子叫李建成,二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唐太宗李世民,三子叫李玄霸,最小的儿子叫李元吉。

如果我们把他四个儿子的名字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很多蛛丝马迹。

“建成”拆开来看是建功立业、马到功成的缩写;二儿子取名“世民”寓意也很明显,那就是济世安民的意思;

三儿子“玄霸”,则更有意思,《周易·坤》有云:“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翻译过来的大致意思就是说,天地动乱极大,预示有人将会成就霸业;四儿子“元吉”,看起来非常吉祥,也暗含着通元识微,鸿福吉祥的寓意。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揣测,青年时期的李渊就已经默默许下建功立业,开创自己的王朝,并且达到济世安民的愿望呢?

手足相残玄武门

然而,李渊的这四个儿子并没有像他们的名字那样,一生顺遂平安。李元霸作为李渊的第三个儿子,因为疾病,早早病逝了。

而大哥李建成和李元吉,则在与李世民的权利斗争中败下阵来,最终死于刀剑之下。

虽然说皇家无情,但是如此激烈而残酷公开事件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结果呢?

这就得从唐朝建立初期说起,李渊登基以后,李建成作为嫡长子,自然理所应当地被册封为太子。李渊也自然把国家大事愿意交给李建成处理,作为未来权利代换的准备

在处理事务中,李建成对于朝廷官员自然会多多接触,从而自己的政治势力也在不断增长,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然而,他李渊的二儿子也十分出色,并不甘心于受到李建成的压制。

更何况,秦王李世民手握兵权,凭借这一优势,他也经常与有才之士会面,偷偷培养自己的势力。

到了武德五年中旬,李建成感觉到了自己的弟弟势力渐长,感受到威胁的李建成开始对李世民实行打压。

身为一个父亲,唐高祖本应当对儿子之间的矛盾做出及时调整,然而他出于侥幸心理,内心认为事态并没有严重到那个程度的。所以他并没有秦王进行管束,甚至纵容了李建成对于自己弟弟的打压。

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的矛盾颇深,他知道自己如果失去皇权,在父亲去世后,自己的哥哥为了皇位统治,必定不会手下留情,自己有很大风险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最终,李世民决绝地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可以继承大统的儿子这下只剩下李世民一个人,李渊迫于无奈,不得不把皇位传于第二子。

但是惨剧已经酿成,悲剧已经无法挽回。

被迫禅让下下的晚年光景

在李渊交出军政大权给李世民以后,自知大势已去,年老的自己无论如何也再驾驭不了自己的这个儿子。

"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这一句话饱含无奈,就此,他的皇帝职能相当于被架空,只留有一个名号。

也许是觉得继续强撑没有意思,也许是觉得李世民的治国才能令人放心,李渊禅位于李世民,成为了历史上少有的“太上皇”。

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但在历史上所受的关注并不高,除了他在位时间较短以外的原因,也是由于其子李世民的光辉太过耀眼。

但从他五十一岁起兵反隋,领导了多项战争的胜利和对于突厥问题的妥善解决来看,他称得上是一位出色的君主。总的来说,如果没有他的勇敢创举和深谋远虑,就不会有今后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