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老夫子无论如何也没料到,2300多年后,自己竟然还能携带代表作,火上热搜!

近日,广大网友因孟子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那句经典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关于“是人”与“斯人”,而争论不休。

为此,记者特意跑去采访了人教社的中学语文编辑部。然而,得到的答复竟是:从1961年收录这篇课文以来,历年各版的人教语文教材都是“是人”,从来没有过“斯人”。

尽管很多网友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当年学的就是“斯人”,但很快大量有关教材图片被传到各个平台。教材出版社、中学语文老师们也纷纷表示,一直是“是人”,从未变更。

目前考据的其他版本教材亦都是“是人”,仅在个别教辅资料中出现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写法。还有考据派检索了古籍资料,溯至宋朝皆为“是人”,“斯人”仅在晚清以后在一些著作引用时出现。

比如,目前能搜到的古籍影印版中,无论是《孟子》还是关于《孟子》解读的著作,在这句话上,都是“是人也”。四库全书中,收录的《孟子》中也是“是人也”。

而收录的汉代赵岐写注,宋代孙奭写疏的《孟子注疏》也是“是人也”。就连中华书局出版的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也是“是人也”。

然而,铁的事实面前,大多网友依旧不承认,是自己记忆出现了问题。

老实说,我是完全记不清“是人”还是“斯人”,看到群里开始讨论这件事时,大家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单独拎出来,我确实看不出任何错处。毕竟现在的输入法也是“斯人”。

关于大家记忆出现集体偏差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曼德拉效应”,甚至有人扯出了平行宇宙。讨论一下挺好,扯的太远就过了。

毕竟,“斯人”与“是人”在语义上是一致的,从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来看,古文中用“斯”指代“这”比较常见。比如众所周知的《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及《论语》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等。而用“是”指代“这”在课本里则不多见。

所以深究起来,多数人把“是人”记成“斯人”,原因在于这句话的易混淆性,但也不是什么大错,因为意思没有变,无非就是不太精确。加上这句话太过经典,许多影视剧在引用时没有考据原文,直接作“斯人”,由此加深了大家的印象。

总的来讲,70、80后大多记得是“斯人”, 00后基本记得是“是人”,于是就有网友怀疑“教材改过了”,但事实上教材并未改动。所以唯一能解释的通的就是,70、80后学习这篇课文已过去几十年,因而记错的概率很高。

毕竟,现实中有不少大家很熟悉却经常记错的事情。比如今年安徽中考语文,考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本是一道送分题,谁知却难倒了大量考生。许多学生记忆中只有武汉的黄鹤楼,完全不记得鹳雀楼。

此事爆出后,在名个平台的评论区,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当成《登黄鹤楼》的网友,可谓大有人在,他们表示没有学过《登鹳雀楼》,只学过登黄鹤楼。

但必须要纠正的是,根本不存在“登黄鹤楼”。不说诗名,仅从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可以看出鹳雀楼在黄河附近,而黄鹤楼位于武汉长江边上。

至于考生和不少网友搞混淆,或者只记得诗句忘了诗名,大概是因为,黄鹤楼的名气比鹳雀楼大。因为,黄鹤楼唐诗中有着一席之地,除了崔颢的《黄鹤楼》,还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写到了黄鹤楼。

与之如出一辙的还有《木兰辞》中,“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句诗也曾引来了很多网友质疑,不少80,90后网友的记忆中,背的是“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但正确的实际是“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难道,我们的记忆,真的被篡改了吗?当然不是。

真正的原因在于,如今随着互联网下沉,各平台都在强调社交属性,于是只要上网,就总能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与自己错到一起去的人,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其他各领域,这其实是信息茧房的形成过程。

互联网原本是信息高效筛选、高速传播的工具,现在却变成了情绪与所谓立场高速传播的工具,变成了共情的工具,于是在一众守错的网友群体中,纠偏纠错就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人类的记忆实际并不靠谱,即便是所谓的“群体记忆”。因为影响记忆和认知的事情有很多,如书籍杂志、电影电视,这些对于我们知识积累的影响,丝毫不压于我们在“课堂”中学到的。

如果你依旧不肯相信记忆欺骗了你,那么,你可以问问自己,上一次看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是在什么地方,是课本,还是网络,或者是某个影视剧中。其实,你自己都不确定真正的记忆来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