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礼在北京画舫宅举行。按说婚礼现场应是高朋满座,事实上现场冷冷清清,双方的父母均未到场。

陆小曼出身名门,天生丽质,因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受她母亲吴曼华的影响,不仅精通英语、法语,而且在绘画、戏曲、舞蹈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妥妥的才女一枚。

在她19岁的时候,嫁给了父母为她精挑细选的青年才俊——王赓。王赓家境殷实,本人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回国后担任上校武官,用现在的标准衡量绝对是高富帅。

要说他俩的结合应该是郎才女貌,神仙眷侣,怎奈王赓事业心极强,日常心思都在工作上了,偏偏陆小曼又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

后来王赓又被调往哈尔滨任警察厅厅长,王赓的工作就更忙了,陆小曼不想跟过去,在那里没有亲人,缺少朋友,所以会更加无聊,就一个人留在了北京,从此两个人过上了两地分居的日子。

回到北京,一天陆小曼去找胡适切磋诗词,进屋后看到屋里坐着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胡适见她进来,立刻起身介绍,原来那个年轻人就是徐志摩。

这时的徐志摩刚刚在德国柏林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张幼仪离婚,同时他深爱的林徽因也和他分手了,这次回国也是来调整状态的。

这时的徐志摩正处在爱情的空窗期,陆小曼也是苦于老公无暇陪伴她,而且她早就仰慕他的才华,两人又因一起出演《春香闹学》,经常在一起探讨剧情,感情迅速升温,很快就进去了热恋状态。

但是他们的感情遭到了陆家父母的极力反对,两人的朋友也都纷纷劝阻。这是因为徐志摩和王赓关系还不错,又同是梁启超的学生,俗话说:“朋友妻不可欺,”你这徐志摩趁着人家老公不在家,趁虚而入,这简直是太不够意思了吧!

当时他俩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两人看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陆小曼和王赓提出离婚,王赓这时也知道自己被戴了“绿帽子”,简直是颜面扫地,于是愤然和陆小曼办理了离婚。

陆小曼离婚后,徐志摩就回家开始筹备婚礼,但徐家父母坚决反对,徐父告诉他:“当年你和幼仪离婚都已经够让我们丢脸了,现在你又要娶一个有夫之妇,让我们还怎么有脸活?我们这辈子只有一个儿媳妇,那就是张幼仪。”

1926年10月,徐志摩顶着重重压力迎娶了陆小曼。婚礼现场不仅没有得到双方父母的祝福,还被自己的老师梁启超在做证婚词的时候羞辱一番。

但结婚后,陆小曼的所作所为,徐家父母非常反感,在家从不做家务、喜欢吃零食、爱睡懒觉、还经常当着徐家父母的面秀恩爱等等,都是徐家父母难以接受的。

这时北伐战争打响,两人为了避难辗转到了上海,终于不用再看公公婆婆的脸色了,陆小曼更加放飞自我,到了上海住着三层洋楼,管家司机佣人全都配齐,夜夜笙歌,过着纸醉金迷的奢华日子。

因为徐父不接受陆小曼,所以两人结婚之后,徐父就切断了他们的经济来源,为了维持陆小曼巨大的生活开销,徐志摩不得不身兼数职,奔波劳累补贴家用,但是他挣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陆小曼挥霍的速度。

贫贱夫妻百事哀,谈恋爱的时候是烟花璀璨、罗曼蒂克,但到了过日子可是一针一线、柴米油盐,现在家庭的重担全都压在了徐志摩一人的肩头,争吵就在所难免了。

她抱怨他不再如从前那样宠她了,只知道对她管手管脚。他开始慨叹她不能体谅自己,不能理解自己。就这样两个相爱的人在埋怨和失望中越走越远。

1931年11月19日,在两人又因为钱的事,大吵一架后,徐志摩夺门而出,但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一代风流才子因飞机失事而罹难,年仅34岁。

当送信人过来告诉陆小曼空难的事情时,陆小曼不愿面对现实,不肯去给徐志摩收尸,送信人无奈,只有去找张幼仪,最后还是这个以前被徐志摩看不起的前妻,帮忙给他办了葬礼。

徐志摩走了,陆小曼在对他的思念中迅速老去,曾经洁白如玉的牙齿也早早地掉光了,本来就身体虚弱的她加上长期的精神压抑,和感情上的孤独,在1965年4月3日,因病重不治去世,终年62岁。

一代才女就这样香消玉殒了,令人唏嘘的是,陆小曼一生无儿无女,死后无人给她办葬礼,后来骨灰也找不到了,多年后她的侄女在苏州的某个公墓给她建了一个衣冠冢。

陆小曼虽有才华,但不自立,一生都像根藤一样依附于他人。而且自私,和王赓在一起时,不顾王赓的脸面出轨徐志摩。和徐志摩在一起时,为了满足自己的吃喝玩乐,完全不顾徐志摩的劳累,所以落了个后半生悲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