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牌,是香港传统民俗中历史悠久的大型纸扎装置艺术,从色彩搭配、书法排列到装饰风格,都蕴含着浓浓的中国风韵和传统精髓。

2.2014年,这项手工技艺被香港特区政府纳入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

3.“花牌总是跟喜庆和祝福联系在一起的。

4.日子再难,花牌在,希望就在。

5.”花牌师傅黎俊霖说。

6.传统工艺 慢工才能出细活这是元朗南边围小巷里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逼仄的店面,老旧的家具,只有墙上泛黄的花牌老照片和各种纸扎造型饰物让这家老字号显得与众不同。

7.香港元朗南边围小巷里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李炎记花店”今年67岁、人称“兰姐”的李翠兰正在一笔一画地给一个一尺半见方、亮紫色的“禧”字描上白边。

8.描完了边,兰姐直起身来,指指墙上一对龙头鱼身的纸扎造型说:“这是鳌鱼,是我父亲当年亲手做的,上面的油漆重新涂过,但龙骨支架已超过60年啦。

9.”1954年,就在兰姐出生的那一年,父亲李锦炎创办“李炎记花店”。

10.兰姐十多岁就开始在店里帮忙,见证了花牌最红火的年代。

11.李翠兰在小仓库里讲述花牌往事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的香港,无论是大型节日、开张志庆还是婚嫁添丁、乔迁之喜,都要在街头巷尾的醒目位置竖起喜庆花牌。

12.“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花牌有广而告之的功用。

13.谁家有喜事,走过路过的客人,远远地看到花牌就知道了。

14.越有钱的人家,花牌做得越大越气派。

15.”由于需求旺盛,那时的花牌公司遍布全港。

16.兰姐记得,每到年节,店里都忙得不可开交。

17.花牌制作工序繁复,讲究的是工整对称。

18.两边有龙凤柱,最上面是凤头、雀顶,中间的文字有固定格式,主次分明,其间用锑纸做的花朵点缀。

19.最后搭好竹棚将花牌悬挂上去,四周以红布环绕,还要装上灯饰,晚上也能灯火通明。

20.花牌工艺里最难的是哪一道?兰姐回答:“写字!”细看李炎记的字体,是一种以楷书为模板的美术字,用色和描边清晰醒目,色泽艳丽。

21.兰姐是童子功。

22.当年花牌上用的都是棉花字,父亲用糨糊写了底字,女儿李翠兰扯薄棉花糊在字上。

23.日日观摩父笔,也算得了真传。

24.待李翠兰成了第二代传人,才正式提笔。

25.李翠兰给一个一尺半见方、亮紫色的“禧”字描上白边。

26.兰姐用的不是毛笔,而是刷油漆用的平嘴油刷,蘸磁漆书写。

27.“传统的棉花字有立体感,但对棉花品质要求高,原料不好找,而且也禁不起日晒雨淋,后来就改为附着力更好的磁漆了。

28.”磁漆写一次不行,要多上几层,色彩才够浓艳,每道工序都要干透才能往下进行。

29.天气好干得快,遇上雨天就得好几天。

30.花牌上的花都是手工折叠,摆放位置讲究准确对称。

31.“这都是慢工才能出的细活。

32.”兰姐说。

33.“目前用在婚宴上的比较多,有些客人喜欢传统中式婚礼,没有什么室内装饰比花牌更喜庆热闹了。

34.”黎俊霖说。

35.创新不止步,黎俊霖尝试过在电讯公司开张时改祝福语为“phone生水起”,也尝试过在为女儿生日宴做的花牌上放上亲友与女儿的大幅合影。

36.但在黎俊霖心里,坚守传统比创新更难。

37.“新花样可以不断制造,但传统的丢了就没了。

38.”他梦想着有机会能做一个最纯正的传统花牌:手写体,棉花字,立体的龙头凤顶……“每一个元素都是传统的,原汁原味的。

39.”黎俊霖说,为了这个梦想,只要自己还有一份力,就会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