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是楚汉争霸时的一个名场面。

那时候,刘邦被项羽强势打压,无力反抗,只能乖乖就范,去做生存困难、前途渺茫的汉王。艰难时刻人心不稳,军中那一些极现实、极悲观以及投机分子,在一路向西的道路上纷纷脱离队伍,逃跑了。

当时,韩信在刘邦的队伍中属于失意者。见刘邦始终没有重用他,在一个月黑风高夜,他干脆也脱离队伍,负气而逃了。

萧何得到消息,策马就去追寻。

刘邦不知其中原委,以为萧何也舍弃自已,远走高飞了。

隔了一两天,刘邦见萧何忽然又回来了,便迎上去质问:“你为什么要逃跑?”

萧何解释说:“我怎敢逃跑,我是去追寻逃跑的人。”

刘邦问:“你追的人是谁?”

萧何说:“韩信。”

刘邦听了,顿时骂道:“军中每天都有人跑掉,也没见你追去,区区一个韩信,竟让你如此追寻,这是那般道理,你分明是在撒谎。”

萧何说:“那些跑掉的人,不过是大浪中的沙砾,跑掉没什么可惜。但韩信之才乃是天下无双。大王若只想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若大王想与项羽争夺天下,那韩信将是大王帐下决计之人。”

刘邦听了,有所感悟,但没有顿醒。

他对萧何说:“既然你如此看重这个韩信,那就让他做个将军,试试阵脚吧。”

这时候,萧何呈现出了他的巨大价值,他对刘邦说:“韩信有鸿鹄大志,一个将军恐怕留不住他,大王若用,当拜他为将。”

刘邦终于顿醒。

萧何与韩信的这个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古,大多数人津津乐道的是伯乐与千里马,萧何成就了韩信,诸如此类的英雄情结、传奇意味。

但换一个角度,或者做一个类比,它将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内涵。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就做了这样一个类比,讲完“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后,紧跟着他讲了一段“房谋杜断”。

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与太子李建成相争激烈。有一段时间,李渊甚至想过用平分天下的方式,来化解愈演愈烈的兄弟纷争。

但这种一厢情愿、太过理想亲情的想法,终究无法落地。

那时候,太子在权力架构中毕竟占优,于是乎李世民的处境越来越糟糕,手底下的重要幕僚、心腹悍将,一个个被李建成调离出去。

这跟当年刘邦的境遇十分相似。

这时候,房玄龄化身成了另一个萧何,虽然他没有月下追人,但他却在关键时刻说了一番相当重要的话。

房玄龄对李世民讲,目前情况,什么人被调走都没有什么可惜的,但是杜如晦一定要留下。因为经营天下,不能没有他。

李世民听了,顿醒,而后想尽办法,坚决留下杜如晦,这才有了后来的贞观盛世。

将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品读,不难发现一个引人深思的地方,没有萧何,可能就没有后来的韩信;没有房玄龄,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杜如晦。比起韩杜的绝世无双,萧房的关键价值才是弥足珍贵的。

鉴于此,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了一段很经典的话:“惟能置萧、房帷幄中,拔茅汇进,则珠玉无胫而自至矣。”

用当下的视角,这句经典可作怎样的解读呢?

黑哥以为,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又或者说一路打拼,身边一定要有人替你推窗,为你击鼓。

刘邦是何许人也?他不是没有慧眼,识不得千里马,而是激烈的厮杀将他困住了,让他无暇去发现千里马。这时候,萧何就是他身边关键的“推窗人”,经他这么一推,一匹千里马横空出世,紧跟着败坏的局面也就打破了。

人在困境中如此,人高高在上的时候也如此,都容易被无形的墙围堵、困住,这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推窗人”,或者说“破墙为窗”的意识。

李世民的故事则是另一个意味。

李世民是何许人也?他怎能不知道杜如晦的重要性,但被残酷的现实压迫着,他的这一层认知很可能就被不利的东西裹挟走了,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击鼓者。

房玄龄就是那个击鼓者。

对李世民而言,他没有什么惊人的发现,但他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了最重要的提醒。

这个最重要的提醒,不仅是共鸣,而且是鞭策与激励。

即便如李世民这样的人,在有些情景之下,下定决心,坚定地做一件事,也是需要共鸣,需要鞭策,需要激励的。

这就是击鼓者的价值。

再来品味,洪迈的经典之语,实际道出的是用人的格局。

黑哥想说的是:

有格局的人,总是会有些运势,遇到关键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