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长大的80后,90后,大部分对于放牛是陌生的,牛自古以来对于农民来讲是非常重要滴。宋朝时候,政府甚至出台法律,禁止民间私自杀牛,所以在三国演义中,好汉们常常说得“小二,来二斤熟牛肉,一壶好酒”那是纯属扯淡的,让官府知道,要受“杖刑”。

牛可以耕地、拉车、做农活,也可以生小牛,小牛养大了,还可以卖掉,贴补家用,所以把牛照顾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家庭劳动。8.9岁左右的时候,暑假期间,大人们忙于农活,或者外出打工,放牛的责任就落到了我的头上。

放牛指的是把牛牵到野外有草的地方,让牛自己吃草。我家是在山东平原地区,这边家里养的大都是黄牛,也有个别颜色是黑色的。记忆中我家陆陆续续养的牛大概有5、6头左右,印象最深的是一头大公牛,长得高大壮硕,特别是牛角,有成年男人手臂粗细,看着十分威猛,跟别的牛打架,从来没输过,但是性格却非常温顺。

每天早上7点钟左右,在家吃过早饭,大人们忙地里的伙计,小孩子们,三五成群把牛牵到田间地头让牛吃草。一般大人们放牛是牵着牛,牛吃到哪里,人跟到哪里,我们小孩就比较贪玩,出门时候,带条长绳子和锚钉,锚钉固定在地下,把牛拴在锚钉上,这样牛就锚钉为圆心绳子为半径的圆圈内吃草。把牛拴好,找个被阴的地方,小伙伴们纷纷拿出从家里带的化肥袋子铺在地上,打保皇,打够级,要么打开收音机,听电台里面的笑话,评书。估计着牛快把圆圈内的草吃完时,就把牛再换个地方。一上午换2-3次左右,一般牛肚子就鼓起来了,像个大肚子水饺,这时候把牛牵回家是非常有面子的,大人们看到后,也不忘夸赞一句。有时候贪玩,忘了换地方,牛只能吃个半饱,没办法,只能把牛牵到河边喝点水,混个水饱,大人们一般也就调侃几句,并不太在意,就是可怜了牛牛[大笑]

我家大门前有棵大杨树,中午时候,把牛就拴在杨树下面,人也在树下喝茶水,乘凉,日子过得悠闲,满足,仿佛无欲无求。小孩没啥玩具,大人看着也不能下河洗澡,抓鱼,只能陪着牛玩,翻它的眼皮,揪它的胡子,骑在脖子上学者电视里练习骑马,大多数情况,牛脾气很好,个别情况会晃一晃硕大的脑袋表示不耐烦。蝉在树上叫,风在树下吹,玩着玩着,就在牛背上睡过去

牛是通人性的牲口,喂的年头长了,对主人家也很依恋。那年,我爷爷生病住院,家里没钱,没办法把大公牛给卖了,我清楚的记得卖了8500块钱,2000年前后的时候,8000多块钱在农村地区可不是个小数目的。因为去上学,也没来得及跟它见最后一面,放学后看着空空的牛栏,还不争气的偷偷的哭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