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元年十一月,穷途末路的大太监魏忠贤行至阜城南关客氏旅店,看着旅店名字,魏忠贤若有所思,于是和身边人说道:“今晚就在这里暂居一晚吧。”随后魏忠贤叫来同伙李朝钦一起喝酒。

借着酒劲,魏忠贤说道:“如今这位天子咄咄逼人,天大地大,哪里还有我的容身之处呢?”说完,魏忠贤望着房梁,心一横,拿着三尺白绫,自缢而亡。一代权宦就此落下帷幕。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太监,魏忠贤不敢说第一,也肯定能排第二。作为权势滔天的九千岁大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从一个街头混混成长为一个全国都建生祠的权宦,咱们这位魏公公到底用了哪些登龙术?他与明亡又有什么关系呢?

魏忠贤入宫当太监,完全是巧合。原本他只是河北肃宁的一个街头混混。他没读过什么书,却有着丰富的市井处事厚黑学积累。有一次,他在赌博之时出老千,被人当场抓住,弄得他十分难堪。

为了躲避赌场的一顿暴打,魏忠贤露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果敢与决绝。他一怒之下,一刀解决了自己的生理问题。见此情形,追打他的打手都吓了一跳,没人见过如此阵仗,只好作罢。然后魏忠贤就托人找关系入了宫。

入了宫的魏忠贤,很快就遇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贵人—明熹宗朱由校。魏忠贤几乎是看着这位皇孙长大,日夜调护,陪伴玩耍。这番经历也让朱由校十分喜爱魏忠贤,所以说有时候选择确实比努力更重要。

搭上了皇太孙这条线不止,魏忠贤还与朱由校奶妈客氏对上了眼,客氏对于朱由校而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他在情感和肉体上均对客氏有着严重的依赖。魏忠贤有了客氏的帮助,这让他的权宦道路越发顺畅。

随后的日子里,魏忠贤一直暗中扶持自己的力量,但这个时候的他羽翼未丰,还不敢对群臣太过嚣张。随着朱由校即位,魏忠贤和客氏的地位进一步抬高,这两人在内宫的地位可以说是“太上皇”加“皇太后”的角色,那是想办谁办谁,想杀谁杀谁。

当时的明熹宗朱由校喜欢当木匠,整日研究家具。魏忠贤每次等到朱由校在兴头上时,就拿出一堆奏折让朱由校批示。这就搞得朱由校很不耐烦,于是斥责道:“朕知道了,汝辈自己去处理。”

皇帝金口一开,魏忠贤开始假传圣旨,开启了一代权宦之路。此后的日子里,魏忠贤先是安排自己的心腹当大学士,然后安插自己人入内阁。这些“魏家阁老”,一直为魏公公卖力。天启四年,魏忠贤一方面控制内阁,另一方面又控制东厂,基本已经成为明帝国最有权力的人。

魏忠贤把持朝政的日子里,也不是没有人反抗,但都被魏忠贤镇压,起初,以杨涟为首的东林党公开弹劾魏忠贤,但熹宗却十分不耐烦,他认定自己的魏公公是个好人,别人的弹劾都是无中生有。

有了熹宗的支持,魏忠贤杀心大起。做事也逐渐出格起来,原本明代朝堂也有不少党争,但大多只局限于打击报复,没有做出一些置人于死地的事情来,但魏忠贤不一样,他一 出手就极为残酷。

魏忠贤以皇帝中旨的名义,启用一批自己人为御史,并对朝中异己力量进行大规模的屠杀。一番杀戮过后,朝堂为之一空,魏忠贤将这个空出来的位置一一安排给自己人。所以,当时的朝廷,名义上是熹宗的朝廷,其实已经是魏忠贤的朝廷。

此后的魏忠贤再也不称自己为奴婢,自称“臣”,内宫宦官们也开始称呼魏忠贤为“九千岁”,只要每逢他的生日,“千岁,千岁,千千岁”之声,在宫中此起彼伏。外廷大臣为了讨好魏忠贤,更是称呼其为“九千九百岁”。

权势达到顶峰的魏忠贤,逐渐被人神化起来,各地开始起了建造生祠之风,更有甚者,都提出要将魏忠贤与孔圣人并誉,简直是无耻至极。

那么魏忠贤专权这几年,明帝国变成了什么模样呢?魏忠贤擅权之时,明帝国内部朝堂变得混乱不堪,人事的频繁变动也导致政局变得不安稳。大量冤假错案的发生,不仅践踏了帝国的法制,也为明亡埋下伏笔。

魏忠贤用暴政推行暴政,用谎言覆盖谎言,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统治阶层的内斗大大消耗了明帝国的有生力量,内部内斗不止,外部更有后金叩关,一系列的天灾导致民怨沸腾,就连帝国最富庶的苏州地区也爆发了民乱。就这么个治国水平,魏忠贤居然被抬到圣人层面,实在令人咂舌!

很快,魏忠贤的好日子到头来,天启帝暴病而亡,上台的崇祯帝显然不喜欢这个权势滔天的大太监。崇祯帝通过一番示弱,很快就麻痹了魏忠贤,最终以雷霆之势迅速铲平魏忠贤及其阉党。

生命末途的魏忠贤最终以三尺白绫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说起魏忠贤,人们普遍认为他操弄权柄,迫害忠良,结党营私,祸国乱政,是典型的权宦。但是我们要搞清楚一点,魏忠贤倒台之后,他的事迹大多都是东林党人书写的,诚然,魏忠贤是一个坏人,但也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史官将其的缺点进行无限的放大。

一个混混成长为帝国话事人,这番经历其实足够传奇。但获得权力的魏忠贤显然没有治理好这个帝国,这也是大多数人痛骂他的原因。但就魏忠贤的一生来说,他也算成功了,毕竟在史书成了名,虽然是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