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篇第三》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以下译文、注释均摘录自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

【译文】

孔子祭祀祖先的时候,便好像祖先真在那里;祭神的时候,便好像神真在那里。孔子又说:“我若是不能亲自参加祭祀,是不请别人代理的。”

【注释】

吾不与祭,如不祭~这是一般的句读法。“与”读去声,音预,参与的意思。“如不祭”译文是意译。另有人主张“与”字仍读上声,赞同的意思,而且在这里一读,便是“吾不与,祭如不祭”。译文便应改为:“若是我不同意的祭礼,祭了同没祭一般。”杨伯峻先生说他不同意此意,以为孔子素来不赞成不合所谓礼的祭祀,如“非其鬼而祭之,谄也”(2.24)孔丘自不会参加他所不赞同的祭祀。

【感悟】

本章孔子继续谈有关祭祀的话题。孔子认为,祭祀时首先应该心存诚敬,而不是仅限于表面上的仪式,更不能让别人代劳。他说:“我祭祀祖先的时候,便好像祖先真在那里;祭神的时候,便好像神真在那里。若是不能亲自参加祭祀,是不请别人代理的。”“吾不与祭,如不祭”直译好过来就是“如果自己不能亲自去参加祭祀,那就好像没有祭祀一样”,也就是说别人替自己祭拜求福是没有用的。祭祀如此,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否则,表面一套,内心一套,对人对事都不诚不敬,相互欺蒙,这样的人生会有什么意义呢?明朝·张居正曰:“若天子一身,为天地宗庙百神之主,尤不可不致其诚。所以古之帝王,郊庙之祭,必躬必亲,致斋之日,或存或著,然后郊则天神恪,庙则人鬼享,而实受其福也。承大祭者,宜致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