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之前4块钱份量的香酱饼,现在要5块钱,东北两口子的摊位前排队买饼的人却不减,背后原因,说起来令人感动.......

要说上海人早餐简陋,大概没有人反对,传统的“四大金刚”是大饼、油条、豆浆、粢饭,后来又加了包子、生煎,这比国内七八线城市的早餐品种都少了好多。

我在阿勒泰的一家普通早餐馆,看到的早餐品种,从各种稀粥、肉汤,到油炸食品、包子、玉米红薯、炒面凉皮,再到水果,足有四五十种,令人口腹大开。

可能是工作节奏快、人流量大、房租高等原因,任何一家上海路边的早餐摊位,也不会摆放这么多的早餐品种,讲究的还是单品口感、质量和上货速度。

我家附近的这家东北两口子的千层饼早餐店,就是如此,主打油盐葱花千层饼、香酱饼(千层饼上抹上香辣料)、鸡蛋饼(千层饼上放鸡蛋),辅之卖一些茶叶蛋、豆浆。

这两口子年纪50-60岁,在市场摆摊有七八年了,女的做饼、男的卖饼。两口饼锅,一大早就忙个不停,一张半米直径、两枚硬币厚的千层饼,从面团揉捏、摊铺、下锅、上柜,也就七八分钟。

虽然老板娘烤饼操作做得行云流水、炉火纯青,但看得出也是很累的,因为一刻不得闲,买饼的人排着队急嗷嗷地等着呢。

这次口罩,农贸市场前前后后关了四五个月,后来零星出了状况,关关停停的,最近还算正常,大部分的摊位营业了,也有几个摊位的老板回老家了,一打听,千层饼的老板叹气说,“房租不降,开开关关的不正常,熬不下去了。”

千层饼旁边的那家晨光烧饼店,味道还是不错的,价格也实惠,品种十几种,最热销的还是2块钱一个的葱花饼,因为贵的品种卖的少、便宜的供不应求,导致排队的人忽多忽少,我曾跟晨光烧饼的娘俩建议过,只卖三种烧饼,肉饼、鸡蛋饼和葱花饼,做的快,顾客群体也集中,结果娘俩还是想做十几种,想照顾各种群体,结果累的要命,总体盈利还难以覆盖房租和日常收入,最终做不下去了。

东北这家千层饼店老板就从善如流,开始饼子花样也很多,现在就千层饼/香酱饼/鸡蛋饼,走量、卖得快,过来买饼的,都是买了就走,还顺带买个茶叶蛋和豆浆。

前段时间的口罩,也影响了两口子的收入,两人干巴巴地熬了几个月,人到中老年,说刚把两个儿子的“任务”完成,现在赚的大部分都是两口子的养老钱了,上海卖饼虽然辛苦,起早贪黑、累的腰椎间盘突出,但排队买饼的熟客都很友善,比如这次涨价约20%(份量少了,变相涨价),顾客也没减少,对两口子释放了很大的善意,这也是他们没想到的。

生活艰难,相濡以沫吧,大部分顾客还是理解的,因为如果这些新上海人的早餐摊位,继续减少、关门走人的话,留存下来的店铺,只能把今后早餐价格推得更高。

买他们的饼,让背井离乡的他们留下来,也是变相地帮自己;他们一家家渡过了难关,现金流动了起来,我们社会的神经末梢才会有更大的活力。

想一想,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互相帮扶、互相理解、互相温暖,熬过这段时间,这样明天才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