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这一生既幸运也不幸。说他不幸,是他年过60才在乱世中有露脸的机会;说他幸运,是他能够在郁郁不得志的人生的最后关头绽放了一把。

那到底是什么,造就了黄忠的这种人生境遇呢?

黄忠出生于荆州的南阳郡,早年投靠了荆州牧刘表。刘表对黄忠十分厚道,一上来就给了他一个中郎将的职位。

要知道吕布当年背负了千古骂名,杀了义父丁原,投靠董卓,也就只得了个中郎将的职位而已。但是对于黄忠来说,开局就是巅峰,之后就是一路的走平。

因为他的顶级上司刘表是一个弱势领导,严重受制于荆州地区的世家大族。在乱世之中,只能寻求自保,而无法对外开疆拓土。

对于荆州地区的老百姓来说,这当然是好事,能够免受战火涂炭。可对于当地的武将来说,这简直就是个噩梦。

20多年的乱世,多少将星崛起于草莽之中,你方唱罢我登场。而荆州的武将却一直只能在旁边吃瓜看戏,毫无伸展才能的机会。大丈夫立世,还有比这更憋屈的吗?

所以,直到刘表去世为止,黄忠的职位也还只是个中郎将而已。

直到后来曹操南下荆州,刘表的儿子刘琮举家投降之后,曹操为了拉拢当地人心,给黄忠升了一级,是偏将军。

本来黄忠跟着曹丞相混,也是条不错的路子,总能有出头之日。可没想到曹操在赤壁之战大败荆州北部,被刘备、孙权占据。而黄忠所在的荆南四郡,直接跟曹魏政权断了联系。

后来刘备吞并荆南四郡的时候,黄忠也就随波逐流投降了刘备集团。这个时候,刘备集团已经上市成功,股权已经瓜分得差不多了。

在此之后,蜀汉集团能够崛起的新兴将领,也就只有黄忠跟魏延而已,就连马超那都是带资入股才能够进入五虎上将的。

此时的黄忠只是集团里头的一名普通老员工,而且是随时都可能退休的那种。那他是凭什么在后来短短几年能够追平关羽、张飞,拿到刘氏集团的干股了呢?

公元212年,应四川地区领导人刘璋的邀请,刘备带领军队到四川北部的葭萌关,帮助刘璋抵御来自张鲁的入侵。实则这个时候,刘备已经跟四川当地的内奸张松联系,里应外合,准备夺取刘璋的基业。

但为了避免带领的团队太过于庞大,引起刘璋的警惕,所以这次去四川,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这些人一个都没带。

他带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将领,比如在接收荆南地区的时候投降过来的黄忠、魏延等人。

我们可以把吞并四川,看作是刘氏集团的一次股权扩张。而且,这次股权扩张让刘氏集团的规模翻了两番,这就导致了集团内部由原来的存量博弈,进入了增量博弈。

增量博弈给无数底层员工的上升,提供了机会。可由于一次突发事件,导致内奸张松的身份被识破了,刘备原先的计划被打乱。

面对四川的全力绞杀,刘备手上那点人马根本不够用,仗打得非常艰难,就连军师庞统都死在了乱阵之中。这个时候,正是黄忠、魏延这些人脱颖而出,冒死帮助刘备稳住阵脚。

所以,在刘备拿下四川之后,黄忠就被封为了讨虏将军。在汉朝的武将体系里,获得一个有名号的将军称号,那才算得上是登堂入室。

就在刘备集团全力夺取四川的时候,四川北方的门户汉中也出了事情,割据汉中的五斗米教教主张鲁投降曹操。

汉中是四川的咽喉,自古以来,想要割据四川,就必须要拿下汉中。否则的话,四川就会随时处于战火的威胁之中。所以,我们可以把占领汉中,看作是刘备集团的第三轮股权扩张。

参与这场战争的有马超、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人。但在这轮股权扩张中,获益最大的居然是黄忠跟魏延。战争结束之后,黄忠被升任为后将军。

当时蜀汉最高的将军,也就是前后左右四位,左将军是刘备称王前的官职。

在中国的政治上,一直都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凡是在领导上任之前做过的官职,一般都是不给其他人的。比如李世民上位之后,他之前做过那个尚书令就被废除掉,天策上将军也被废除掉。所以蜀汉最高的军事名额也就只有三个:前将军、后将军、右将军。

另外两个名额,都已经被关羽和张飞占据了。这两个人可都是跟随刘备打天下的元老,另外一个魏延则获得了汉中太守的职位,直接成为了这块新占领地的一把手。

为什么获利最大的会是他们两位呢?

那是因为在夺取汉中的战争中,曹魏跟楚汉双方其实是旗鼓相当的。刘备集团连年攻打,但是都拿夏侯渊跟张郃没有办法。

其实,胜负的关键讲究的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无论是刘备集团里头的马超、赵云,还是曹操集团那边的夏侯渊、张郃,这些人都已经是各自集团里头功成名就的人物,没有必要豁出命去拼。

只有黄忠在定军山身先士卒,推锋必进,摆出了一副拼命的姿态,这才成功砍下了夏侯渊的脑袋。此战之后,黄忠付出的代价是很惨重的,浑身都是伤,导致一年之后他就去世了。

人之将死,所以刘备为了奖赏他的功劳,特地把他提拔为后将军。

此事遭到了诸葛亮的反对,诸葛亮说:“你这样做,关羽会不服的。”

可刘备却一意孤行:“我二弟那边,我去说。”

要知道,关羽对马超也是不服的。可刘备从来没有为马超说过话,可见黄忠到底付出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