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烹饪史上素有"满点汉菜"之说。

2.满点即指满洲饽饽。

3.粘豆包亦为满洲饽饽之一种,主要用大黄米和红小豆制成。

4.有一部电影叫"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也是,豆包可是满清皇族喜食的美味呢,据我所知,它对于清王朝及承德避暑山庄内的皇族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5.粘豆包在冬季战争、游猎中便于携带、储存,努尔哈赤冬季带兵打仗时,首选其为军粮。

6.可以说,大清的半壁江山有粘豆包的一份功劳。

7.满汉全席主食"标配"在木兰围场西部,紧靠滦河岸边,蜿蜒着一座巨龙般的大山---"龙头山".说来也巧,围场东部还有 个叫龙头山的地方,因此西部的龙头山前面便加了个"西"字,后边省去"山"字---成了西龙头。

8.传说康熙皇帝赴坝上围猎途径西龙头,看到那山气势不凡,心生忌讳,一问叫西龙头,立命在其脖颈处开辟一条大道,意即砍断七寸割了龙头。

9.龙头下还有一条小河,为防那条"龙"百年后复活能喝到水,遂将西龙头改名为"甘沟口".随后,在当地大摆宴席,宴席的主食便是粘豆包。

10.吃惯了宫廷御宴的康熙帝对小山沟的风味很是喜欢,挥笔写下"甘沟口粘豆包好吃"几个字。

11.次年,康熙又来围场,御厨端上粘豆包,谁知他刚吃一口,便摇摇头放下筷子。

12.御厨查明是没用当地水的原因,遂从甘沟口火速运来水又做一回,终博得康熙笑颜。

13.从此,康熙每次巡游围场,甘沟口粘豆包都是必备主食,满汉全席随配主食也必有苏子叶粘豆包。

14.恋恋年豆包粘豆包(也叫年豆包)是我难以割舍的主食佳品。

15.记得小时候,一进入腊月,家乡人就开始准备粘豆包了,那时日子紧巴,但家家还要储备上一两大缸粘豆包。

16.粘豆包好吃,蒸制要经过好多工序:淘米、压面、发面、团豆馅、蒸豆包等,每道工序都饱含辛苦。

17.首先是淘米压面,那时左邻右舍要联合起来,把各家大盆水筲集中起来用。

18.淘米要用温水,淘完空净水,上石碾子压。

19.一般一个村有一两头驴,各户轮流排队压碾子。

20.一般一家要用一整天时间。

21.如果没有或者排不上用毛驴,就只能人推碾子,辛苦就不用说了。

22.淘米压碾子要全家齐动员,两个人一组轮流推,还要有一个人不断翻腾碾盘上的米,直至碾成粉,再用细筛子过筛,再压,百十来斤的面就这样加工出来。

23. 蒸豆包是又一道折腾全家人的工序,不是说全家人都要上阵,而是让全家人都不得"安生".北方农村人家基本都是两铺土炕,两个灶台上各一口大铁锅,蒸豆包都要用上,连续蒸十几锅,一般要两三天时间,期间,家里的火炕要连续不停地烧,那火炕上基本无法睡觉了,只能在火炕上铺一块木板,睡一觉再把木板晾凉,接着再睡。

24.这一个过程下来很多人都上火、口干舌燥。

25.记忆中冬天除了正餐吃滕热的年豆包,有时把大缸里的冻豆包当零食吃,很有现在小豆雪糕的味道。

26.#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 #烟火乡村话丰年##我喜欢的年货# @头条本地通点击购买粘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