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老北京人住四合院,讲究六大要素: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

每到夏天,炎热干燥,知了声声,搞得人烦闷无比,这时候就急需有个阴凉。赶紧叫来棚匠,在院子里搭个天棚,木头为架,席子为顶,略透微光,疏密有间,凉风习习,真似羲皇上人。要是没有条件搭天棚,那就种个葡萄架,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坐在架下,摇着蒲扇,喝着砖茶,听着收音机,神清气爽。

鱼缸不是现在那种玻璃鱼缸,而是瓦盆。讲究一点的用木盆,养一盆金鱼,每天早上捞两条,放在家中鱼浅里,鱼身鲜艳,特别灵动。

石榴树上的石榴黄红相映,非常好看,而且寓意多子多孙。

老爷肥狗胖丫头,这是生活安逸闲适的写照。狗都能养肥,丫头都能吃胖,说明家里有钱,不缺吃的。

四十岁的冯唐实现财务自由之后,也买了一套四合院,位于后海以西,恭王府以北。冯唐对居住条件要求很简单:干净;东西少一点;别太冷,别太热,别漏雨。此院占地约半亩,餐厅宽敞豪明,客厅古色古香,书房雅致惬意。桌椅都是明清风格,硬面硬背,不能久坐,适合写作。书房没有无线网,与外界隔绝,别有洞天。

冯唐说,我心目中理想的房子,要有十个要素。

第一,要小。卧房不超过十平方米,置一桌,吃饭、喝茶、看书、写作都有地方了。有个壁炉,天冷点起一把火,心就踏实了。有个宽大的单人真皮沙发,瘫在里面看书,昏昏睡到酉,被夕阳晒醒。

第二,要有大点儿的院子。有树,最好是果树或者花树或者又开花又结果。在树下支张桌子,摆简单的酒菜,开顺口的酒,看繁花在风里、在暮色里、在月光里动,也值了。

第三,要有好天气。不要太干燥,不要太湿,冬天不要太长,夏天早晚不要太热。

第四,要有景色。尽管天天看,景色依旧重要,景色每天都不一样。

第五,要有公园。不用很大,能跑步就好。

第六,要有大学。最好走路能到。有大学就有图书馆,有看不完的书可以蹭看。有大学就有苍蝇馆儿,一年到头都有便宜的好吃的。有大学就有教授,去蹭大课听。有大学就有女生,花树的花落了,还可以在校园里看女生。

第七,要有足够好的生活设施。开了几十年的餐馆,食材新鲜,厨师踏实。几家好咖啡馆,豆子现磨,闻香进门。独立书店,时常能翻翻新书,能买到一直想读但是没机会读的旧书。

第八,要有很多古董店,家具、瓷器、餐具,买了就用在日常生活里。要有博物馆,偶尔逛逛,觉得祖先并不遥远。

第九,要有朋友。一生中,除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就是和相看两不厌的人待在一起。

第十,略。

其实马未都说的理想生活,和冯唐说的理想生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达到“富贵闲人”的境界。有钱有闲,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还无闲事在心头,真是人间好时节。

但是冯唐对自己的定位并非富贵闲人,而是诗人,作家。他所有的文章,小说诗歌杂文等等,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写的,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写作上,冯唐把别人看电视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用现在的话说,这叫“利用碎片时间”。他不是专业作家,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积累了非常多的写作素材,正因如此,他的文章写的非常接地气。

冯唐的小说故事性不强,纯以意象取胜,看上去很远,其实也有根,比如《红楼梦》就是如此,每个章节,每个场面,都极尽细微,随便一个场面摘出来,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可整本书看下来,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整本书看完,你也知道大体说了个啥意思。

这就是冯唐取巧的地方,或者说,高明的地方。其实每个人只要想起我们的大学生活,就会发现,你想起的都是一个又一个零碎的片段,不是一个个完整的故事,但是这些片段构成了你的整个大学生涯。

有评论家说,莫言是地上长出来的,冯唐是天上掉下来的。莫言接地气,冯唐承天蕴。

冯唐的文字,无章法,无流派,随心所欲,张狂肆意,没有哪个批评家敢招惹他。他的笔下没有差别心,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就如医生眼里都是病人,搓澡师傅眼里都是肉人一样,众生平等,酒肉穿肠。他的文章耐读,好看,有趣,有味。

这套冯唐文集介绍给大家,精装正版,插图雅美,附有冯唐亲笔书法和明信片,喜欢的朋友可以买一套看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