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初,陕西宝鸡市马家镇杨家村的农户在坡下挖土垫粪时,挖出一件宝物,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国宝级文物-旟鼎。大旟鼎的发现,成为杨家村一件“无头公案”,也是趣闻,有人说宝物是地主王五挖出来的,但贫农王双海顶替王五成了挖宝新闻人物。

为弄清事情真相,曾有记者专门去杨家村走访,王五与王双海这两个关键人物竟是一墙之隔的邻居,在文革期间,一是管制分子,一是贫协代表。

王五家人告诉记者,说是1973年夏天的事,这天本是老光棍王东财挖土垫粪,但他上午挖土时镢头莫名其妙不断起火,以为自己碰见鬼了,害怕之下就不敢去了。这才轮到王五和王双海去坡下挖土垫粪,结果王五一镢头下去就碰到了宝贝。

王五当时很高兴,想着这也算立了一功,自己的成分问题也能改改了,不想他终究还是白高兴一场 ,村上召开万人表彰在奉时,王双海被请到了台上,而王五什么也没捞着。

而王双海的家人不同意王五家人的说法,王双海的妻子何秀英指着墙上的光荣榜让记者看,上面写着“王双海在农业生产中发现重要文物,能妥善保护并及时送交文化主管部六,这种认真执行掌 的文物政策,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精神,值得表扬”。

何秀英说:“王双海挖出宝贝时王五也在现场,他只不过帮忙往回搬了一趟,就起了借这件事摘掉地主帽子的心思”。

如此,当年的走访并没有弄清楚到底谁是那个挖出宝贝的那个人,王五和王双海两人也已作古,只剩下这件西周时期的国宝被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我们来看看这件大名鼎鼎的国宝文物-旟鼎~

旟鼎,是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器物,之所以能被称之为国宝,很大程度源于其腹内所刻的铭文。

腹内铭文有4行,共28字:“唯八月初吉,王姜、易旟田于待刈,师栌酤兄,用对王。休,子子孙其永宝”。

什么意思呢?大致意思是说某年八月初一,王姜将原本准备赏赐给师栌的三块土地转赐给了易旟,等到庄稼收割后还会再行赏赐,旟为了感谢这次恩赐,特意作了此鼎表示纪念,希望子孙后世永远铭记。

青铜器铭文,又称金文或钟鼎文,是继甲骨文之后又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对我国文学史以及研究古代历史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专家学者发现,旟鼎上铭文反映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土地占有制形态。

从而可看出,当时王是国家最高的土地所有者,他可以随意将土地赐给臣子,同时也有权收回,而被君王赐予土地者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的。

如此,旟鼎对于我们了解西周采邑制具有重要意义。

看看这件鼎的外形。鼎通高77厘米,口径56.5厘米,重78.5千克,腹部隆起,开口处微收,沿边下折,口沿下方有兽面纹,底衬细的雷纹,双耳竖立,耳外侧装饰两条蟠龙,柱足为3只。

旟鼎,被公认为周康王时期的标准器,它承袭了商圆鼎的风格,纹饰精妙,鼎上铭文是当今研究周初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如此精美纹饰、重要价值、精良制作,以及明确的时代,自然令其成为难得的国宝。

而关于”西周土地归属“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初,史学家专家们就有一场唇腔舌剑的争论,郭沫若先生认为土地“周王所有”,范文澜先生认为土地当属“国民所有”。

直到马家镇杨家村的大旟鼎被挖出来时,这场争论才画上圆满的句号。大旟鼎的出现有力证明了西周时期奴隶社会的社会性质,在史学家有铭文的文物就是会说话的文物。

大旟鼎的铭文经专家证实,果然如郭沫若所言,西周时土地是“周王所有”。旟鼎证明了西周的采邑制的存在。“会说话文物”的珍贵程度,实是不言而喻。

据说,事情结束后,郭沫若还特意给杨家村寄来感谢谢和照片,他一生留下和诗词无数,但留下的信函寥寥无几,所以杨家村收到的这封信也算是件珍品,更是文物界、史学家广为流传的佳话。

学习中华文物,弘扬中华文化,你我都在路上。大家喜欢今天的国宝级文物-旟鼎的分享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下图来自网络,如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