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8岁的闽菜泰斗强木根主理完佛跳墙美食节后,最为担心的事情便是:若干年后,新型调味料有可能会让闽菜独特的汤味不复存在;闽菜中经典的虾油味、糖醋味、糟香味,有可能会销声匿迹;技术难度高的闽菜菜肴有可能会在点菜单上消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可能不知何为传统闽菜……强木根最害怕的是,随着工艺的简化,作为福建头菜的佛跳墙,会变成一种形似神不似的快餐食品,买一份还要送一份。

15年之前,也就是1984年,强木根接受上级的安排,在北京展示了佛跳墙的烹饪技艺。以此为契机,他先后两次对佛跳墙进行了创新:一是把分两次大盘上桌的佛跳墙,改良成了每人一小盅;二是降低猪、羊等食材的比重,加大了海鲜的比重。正是经过这两次重大改革,佛跳墙越发地扬名大江南北。

强木根认为,创新不一定会成功,但墨守成规,闽菜必将逐渐消亡。他同时也认为,创新绝对不是偷工减料,更不是丢掉传统中的精华。

佛跳墙脱胎于传统的一品锅。从1920年代到1960年代,第一代的佛跳墙,使用的食材还比较粗犷,还有着诸如半斤肥猪肉、12只鸡蛋之类的配材。从1960年代到1980年代,第二代的佛跳墙肥猪肉已经减少到二肉五钱,鸡蛋则换成了鸽蛋,开始走向清淡。1980年代之后的第三代佛跳墙,其改良者正是强木根。

作为传统闽菜的集大成者,强木根对佛跳墙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佛跳墙的精华,恰恰是坛中的那口汤。汤汤水水、黏黏糊糊、酸酸甜甜是闽菜最基本的三个特征,佛跳墙最充分地体现了前面两个特征。他觉得,无论怎么改,底汤是看不见的灵魂,一定要坚持用最丰富的食材原料来熬制底汤,一定要用最正宗的传统烹饪方法来熬制佛跳墙。

经强木根改良定型的第三代佛跳墙,底汤需要用上近30种食材,主料则有鲍鱼、刺参等10多种,水发干鲍、干贝等,亦要耗费极大的人力与物力。如此熬制而成的佛跳墙,其第一要义,就是喝汤:其味浓香,味中有味,回味无穷。

除了佛跳墙,数十年来,强木根参与创新改良的闽菜多达100余种,其中最出名的四道菜为鸡汤汆海蚌、翡翠珍珠鲍、三丝伴糟鸡、淡糟香螺片。

擅用红糟亦是闽菜一大特色。淡糟香螺片是强木根很擅长的一道家乡菜,做法是将香螺肉片切成大小均匀的薄片,放入热水中氽烫片刻捞起,加绍酒抓匀稍腌。把冬笋和花菇都切成与螺片相称的片,再用上汤、味精、白糖、白酱油、芝麻油、湿淀粉一起调成囟汁。冬笋片下锅过油后捞出,沥去油。蒜末和姜末下油锅煸炒出香味,随即放入香糟略煸,再加入花菇片和过油冬笋片,倒入囟汁煮沸芡匀,放入氽烫好的螺片,翻炒几下装盘即成。雪白的螺片配上殷红的糟汁,脆嫩鲜爽,馨香淳美。

强木根的刀功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每次配菜,无论是片、剞、丝、块,他都能切得整齐划一,丝毫不差。强木根可以将50克重的鲜冬笋,切成近千根细丝;也可以把红枣大小的黄螺,蒙着眼睛用滚刀片成一尺多长的片;亦可以将一张薄薄的海蜇皮,再片成两三张薄片。他还有一手跳刀的绝活,即把鸡腿肉、火腿肉等熟肉用跳刀法飞快地切丝,不沾不粘,连绵不断。强木根的刀功,被同行赞誉为“片薄如纸、剞花如荔、切丝如发”。

除了刀功,强木根还通晓各种山珍海味的品种、产地、性能、用途、保管方法和发泡加工技术,能对各种原料加以充分适当地利用,甚至能把边角料做成名菜。有一种石磷胃,过去是给鸭子吃的,经他精工细作,就成了高档菜的原料。他还经常晒干收存一些白萝卜皮,经过加工后制成萝卜干,成为广受客人好评的开胃小菜。

强木根还能口诵两千余种菜谱,能因人、因时、因地编排菜单,能根据客人的年龄、职业、风俗习惯和口味爱好,结合季节时令和货源情况,从两千多种闽菜中科学设计菜式。烹饪菜肴时,他讲究色、香、味、形俱全,做到丝、条、片、粒、块、卷、炒、熘、炸、氽、烧、煨,红、黄、白、青、紫,以及各种调味适当穿插。往往在上过几道菜之后,强木根会插上一道别有风味的小菜,让客人有峰回路转的感觉。

强木根为人低调,不爱提自己的成绩,却善于传帮带,毫无保留地将技艺传授给下一代厨师。他会在白天给大家作具体的烹饪操作示范,晚上再给大家进行讲解,往往要10点多钟才能结束,但第二天,他凌晨5点就会起床。这样的作息习惯,是他从学徒时养成的。他先后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厨师,其中仅高级厨师就有近百人。强木根经常教育自己的弟子:“为人一定要做正人,做事一定要做谨事,要小心。”

晚年的强木根,对闽菜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深为担忧。传统的荔枝肉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刀功:先将肉切成厚片,剞上斜十字花刀,再切成斜形块,抓匀湿淀粉,下油锅炸至自然卷曲,最后用糖、醋、酱油调味。当他发现一些年轻的厨师并不重视刀功,而是把荔枝肉简化成单纯的肉块,抓匀湿淀粉下锅炸熟,直接用茄汁调味后,他语重心长地对弟子们说:“没有了刀工,丢掉了慢工出细活的功夫,闽菜的根基也就会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