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石的治疗是综合治疗。

痛风石的治疗是个综合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始终是难治性痛风治疗的难题。

1、改变降尿酸药物的治疗时机,提高痛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以往,国内外的诊疗指南都推荐痛风急性发作缓解后再开始降尿酸治疗,主要是考虑急性期降尿酸治疗会引起尿酸晶体溶解加重炎症反应,延长急性发作的时间。

最新的国内外的许多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新型抗炎止痛药物如阿纳白滞素(Anakinra)、卡那单抗(Canakinumab)和利纳西普(Rilonacept)在痛风患者的痛风急性发作期的应用和卓越疗效的认可,在给予充分抗炎止痛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开始降尿酸治疗,并不会加重炎症或延长炎症的持续时间,而且还可以降低后期慢性肾脏损伤的风险和提高患者对降尿酸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痛风石的预防和治疗。

改变降尿酸药物的治疗时机,是近年来痛风和痛风石治疗上的新突破,有待于更多的研究和观察。

2、痛风患者的肌肉骨骼系统和非肌肉骨骼系统内沉积的尿酸盐结晶才是人体最大的尿酸储存库。

以往多数人都认为,痛风患者体内最大的尿酸储存库就是痛风患者体表的尿酸盐结石、痛风结节。随着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到,难治性痛风患者和痛风石患者体内最大的尿酸储存库实际上是是痛风患者的肌肉骨骼系统和非肌肉骨骼系统内沉积的尿酸盐结晶。

也就是说,人体深部组织的痛风石,才是人体的尿酸盐储存库。痛风石患者体表的痛风石只是患者体内的肌肉骨骼系统和非肌肉骨骼系统内沉积的尿酸盐结晶,这个「储存库」的冰山一角。嘌呤代谢障碍是难治性痛风患者体内的尿酸来源,是储存库」的兵工厂。

因此,仅仅剔除浅表痛风石,既不能控制痛风发作,也不能改正嘌呤代谢的紊乱状态。

3、控制血尿酸达标,促进痛风石消融,是痛风石治疗的新模式

通过持续或较长时间地控制血尿酸达标,促进痛风石上的尿酸盐结晶逐渐溶解、消融,最终使得痛风石完全溶解,是目前国内外在治疗痛风石领域取得了最明显的进展。

4、以尿酸酶为代表的药物治疗,将逐渐成为痛风石治疗的主流

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人类肝脏的尿酸酶基因发生了突变,人体内缺失了能把尿酸氧化成尿囊素直接排出体外的尿酸酶,这是导致人类易发生高尿酸血症、痛风、痛风石的真正原因。

因此,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看,对难治性痛风的痛风石的最有效治疗,是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改变因人类因基因突变所致的生物化学改变,给难治性痛风患者补充尿酸酶,把体内的尿酸氧化为尿囊素排出体外,把血尿酸水平控制在 300umol/L 以下,促使痛风石的逐渐消融。

目前已经用于难治性痛风石治疗的尿酸酶制剂有拉布立酶(rasburicase)或普瑞凯希(Pegloticase),可促使尿酸盐分解成尿囊素,快速从体内排泄,对痛风石的治疗效果好。

虽然目前这两个尿酸氧化酶在中国大陆尚未上市,但原研药已引入中国,给难治性痛风,尤其是难治性痛风石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希望。

文源:内分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