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与惊蛰节有关

中国传统的民族节日都非常有趣有内涵有深意,在春天的农历三个月里,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都是极好的节日对应,实际上分别纪念立春、惊蛰和清明这三个节气的。

正月斗柄回寅,天下皆春,以地支寅记之,五行属木,象征一年一度得草木重新生长萌发,初一是春节;农历二月是惊蛰节开始,斗柄指向正东卯位,五行也属木,八卦为震位,震为雷,春雷始响,宣告春天之临,由此惊醒蛰睡的动物们,示意可以出来迎接春天了。 而从天文星相的二十八宿来说,东方一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星,因排列有“苍龙”之形,古代命名为“青龙”。冬天万物伏藏,苍龙星宿也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日期,均约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后来,这天也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衍化成“龙抬头节”、“春龙节”了。

二月二、龙抬头,就是非常形象的描绘。 一般网络资料大约都这么介绍“二月二”: 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佑保丰收。又传说这天是尧王的诞辰。在南方客家地区,是土地老爷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同时,北方地区在节日期间也有吃猪头肉、理发(剪“龙头”,因正月不理发)的习俗。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文化是重要的一部分,中华民族被称作龙的传人,皇帝为“真龙天子”,其一切生活用具包括服饰甚至身体等,都以龙命名,龙至尊,皇帝则至高无上。据说,生命之源的水,就是由变化莫测的“龙”主宰的。天上“龙行雨使”,地上才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又说“云从龙”,而海里有龙宫,居住着龙王,专门管理水的。中国文化经典、五经之首的《周易》中的“乾”卦,全部用龙的变化解释六爻;而乾为天,又说“天一生水,地六承之”。可见,龙就是水的象征,甚至龙即水也。 对龙的崇拜及驱凶纳吉风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龙神赐福人间,五风十雨皆为瑞,人畜四季平安。又传说,龙抬头那天属蛇的和属龙的洗衣服好,洗去一身的晦气。

总之,二月初二,龙抬头,这时雨水节刚过,惊蛰随即,天上掌管降雨之神龙王抬头,意味今后雨水就会多了起来,有利于耕种了。 至于山东境内为何吃炒豆子呢?或许大豆是五谷的代表,因为质地最坚硬,不易生虫;而豆制品营养价值高,且不变质,即使发酵“变质”的也成为传统佳肴,如豆腐乳、臭豆腐等,可见豆子特性之美好,因此,炒豆子作为经典纪念节日,以期盼五谷丰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