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腐烂病 魔芋叶枯病 魔芋白绢病 魔芋病害的症状及防治

魔芋病害的种类及症状。

腐烂病。又名软腐病,该病是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生长期病害,一般于6~7月开始发生,8月份发病最盛。病菌在土壤及块茎中越冬,块茎感病,出现水浸状条斑,茎块部分腐烂;然后病害由块茎沿叶柄中心向顶部发展,叶柄中心内部变空,但从外部还难以与健株相区别。细菌从叶、叶柄或块茎伤口处侵入,引起腐烂,并溢出汁液和恶臭,汁液由上往下流,流到哪里就烂到哪里,一般沿苗杆呈“一条线”腐烂,导致倒苗死亡。发病后,一般从发病到倒苗只需7天左右,高温时2~4天即可倒苗。贮藏期发病,细菌从球茎伤口处侵入,使球茎腐烂。种芋堆积过高过厚时,很容易感染传播,损失极大。

叶枯病。只危害叶片,不侵染叶柄和球茎,为细菌性病害,侵染初期,魔芋小叶背出现油浸状多角形小斑点,不久穿透叶表面病斑进一步扩大,在叶脉间形成细长的暗绿色长方形病斑,后变成黑褐色,发病严重的全叶感病,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空洞或叶前部病斑相接连成一片,状若火烧,小叶干燥后似羊皮状,干枯倒伏。夏季高温多湿以及初秋冷凉多湿都会使该病急速传播蔓延,在生长阶段7~9月降雨日数多的年份发病重,土壤含水量高,发病重,传播快,多肥或氮肥不足发病也重。

白绢病。是由真菌危害引起的一种病害,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能在土壤及球茎上越冬。病害多在6~8月份发生,高温多雨易发病,发病部位一般在柄茎部离地面3厘米处,并多从伤口入侵,初呈水渍状暗褐色小斑,3~5天即可长出放射状的白色绢丝状的菌丝,7~10天菌丝继续向上下左右扩展。感病的新部位前缘呈半透明的水渍状,老部位的组织则逐渐软腐下陷,引起倒苗。白色的菌丝体随即由白色变为黄褐色菜籽状的菌核,菌丝是单个分离的,但常相密集,极易与腐烂病相区分。发病后植株慢慢倒伏、发黄、枯死、球茎腐烂。

防治方法

坚持合理轮作。土壤带菌是魔芋病害的主要侵染来源,故芋田不宜连作,应坚持两年轮作1次。芋田前作物是辣椒、烟叶、茄科和十字花科等作物的易发病害,排水不良的低洼、粘重土地;酸性强、日照强的土地也不宜栽种魔芋。

精选种芋。选择种芋时要选皮色嫩黄、表面光滑、球茎上端口平,窝眼小,整个球茎为碓窝或芋头状,形状整齐,鳞芽肥壮粗短。严格剔除破伤、虫害、病疤、畸形的球茎。对选择的种芋无论是在贮藏还是在栽培时,均应轻搬、轻放,防止擦皮碰伤。

种芋消毒。在播种前3~4天,应选择晴天将种芋翻晒或用柴火烟熏。翻晒时,防止种芋重叠,坚持每天翻动2~3次,使水分减少20%左右,再进行药剂浸种。药剂浸种,使用微生物菌剂稀释浸种,浸种6~10小时进行消毒。然后捞出晾干,用石灰、草木灰、硫磺粉混合后与种芋进行拌合,可以杀死种芋表面病菌。柴火烟熏时要把种芋放在火炕架上,下面用柴火烟熏,烟要浓,不能有火苗,避免烧伤种芋。一般熏料选用柏树枝、锯末为好。烟熏20~30分钟后,再进行浸种。

土壤消毒。在播种前5~7天,每亩线无影微生物菌剂结合整地撒在土壤中进行土壤杀菌消毒。

药剂防治

腐烂病,白绢病,叶枯病可以用枯黄必治微生物菌剂+细除微生物菌剂本品稀释500-800倍液。喷施使用。间隔10-15天使用一次。作物整个生长期几乎无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