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清顺治帝诞辰。

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

383年前,1638年3月15日,清世祖爱新觉罗· 福临生于盛京(沈阳),是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

分享知识点:

*乱中登基——1643年,皇太极在未立太子的情况下驾崩,其第十四弟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与其长子肃亲王豪格争夺皇位。多尔衮提出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获得通过。5岁的福临登上帝位,次年改元顺治。

*进军中原——顺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而死。 福临废豪格为庶人,命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进军中原。

*定鼎燕京——在吴三桂与多尔衮的合力攻击下,李自成败退京师,清军正式入关。1644年五月,清军占京师。九月,顺治帝自盛京迁都北京,清王朝转化为统治全中国的中央王朝。

*扫清障碍——1645年,清兵攻入陕西,李自成放弃西安,东下湖广,在湖广通山县遇袭战死。四月,清军攻占扬州。不久,豫亲王多铎将南明开国皇帝弘光帝一并解往北京处死。

*少年亲政——1650年,摄政王多尔衮去世,1651年,13岁的顺治帝开始亲政。同年,顺治帝大婚。

*秋后算账——多尔衮病逝后,顺治帝对多尔衮实行了削除封号爵位、罢撤庙享谥号、籍没家财等措施。

*加强皇权——顺治帝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并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用一系列举措缓和民族矛盾,加强皇权。

*重视汉官——为争取汉人势力,提高汉官地位,1653年,下令改变仅有满臣奏事的局面。1659年,下令印信掌管不必分别满汉。

*三个榜样—— 顺治帝曾问诸大臣历史上的帝王谁最优,大学士陈名夏说唐太宗,而他认为明太祖的各种立法有利后世。在研读典籍中,他对孔子、朱元璋、朱由检最感兴趣,从他们的思想活动中,悟得了治国安民的道理。

*笼络汉人——他以皇太极第十四女下嫁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以示优宠。状元孙承恩早逝,他赐白金三百两用以回乡安葬。特升遭满将猜疑的洪承畴为经略,经略多处地方总理军务兼理粮饷,破格授予便宜之权。洪承畴一再请求解任,福临一再下旨挽留,表示了极大的信任。

*澄清吏治——福临重视都察院和御史的作用,向各地派出大量御史,察吏安民。还下令满汉官员互相监督,不许结党结社,不许太监预政,严禁私交、私宴。

*休养生息——福临主张不“苦累小民”,多次免除部分省份的土特产贡品,一再蠲[juān]免(免除)受灾地区的钱粮。

*思想统治——他号召臣民尊孔读经,提倡忠孝节义。派官员赴孔子故乡祀孔子。亲率诸王大臣到太学释奠孔子,亲行两跪六叩礼。1652年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神化了关羽的忠义。通过全面倡导忠义,树立了清朝传统道德捍卫者的形象。

*赞扬崇祯——他对明朝崇祯帝非常推崇,亲自为他撰写碑文,立于思陵之前,赞扬他励精图治,追谥为庄烈愍皇帝,他还亲到思陵失声痛哭。

*降后为妃——顺治第一位皇后由多尔衮做主定婚、聘娶,由于对多尔衮怀恨在心,多尔衮死后,顺治废掉皇后,降为侧妃。

*崇敬洋人——福临亲政初期认识了天主教耶稣会士汤若望,后赐名“通玄教师”,授为通政使,诰封光禄大夫,秩为正一品。因母亲孝庄文皇后称汤若望为义父,而称其为“玛法”,即汉语祖父之意。后来福临由于信奉佛教,才与汤若望有所疏远,但对其始终尊敬信任。

*信奉佛教——1657年,19岁的福临开始接触僧人,成为佛教信徒。先后与憨璞性聪禅师、玉林琇禅师等密切来往,封玉林琇为“大觉禅师”,自称弟子,并求得法名行痴。又封憨璞为明觉禅师。

*光头帝王——1660年,顺治帝最宠爱的董鄂妃病逝,他陷入痛苦之中,萌生出家之念,随后由玉林琇的弟子茆溪森剃度。玉林琇禅师到京,以欲烧死茆溪森来规劝福临,福临听从谏议,暂时放弃出家。《顺治归山诗》中有“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正抒发了福临的这一心愿。

*喜爱汉服——福临平时喜欢穿宽袍大袖的汉服,还曾穿上明朝皇帝的龙袍,与太监们讨论效果。

*系列命名——命名宫禁为紫禁城,后山为景山,西苑南台为瀛台。

*英年早逝——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福临染上天花,初六口授遗诏,初七夜,顺治帝与世长辞,终年24岁。

*宣布遗诏——福临晏驾后,马上宣布遗诏,立八岁的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为皇太子,继帝位,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