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故宫磅礴大气,占地达72万平方米,殿宇林立,彰显出古代皇权的至高无上。不过,去过故宫的人都会发现:偌大的故宫,居然连一个厕所都没有,当时上万人是如何方便的?看完才知道老祖宗真聪明!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故宫始于明代,距今600余年,为大明第三任皇帝明成祖朱棣所建。在此之前,大明王朝的首都位于南京,朱棣举兵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后,才筹划在北京建造都城。

当时,忽必烈曾在北京建造过宫殿,但朱棣看不上,下令拆除,修建紫禁城。从1406年开始建造,到1420年建设完成,历时14年。后来李自成举兵造反,一把火烧了故宫,清军入关时,定都于此,又花了14年复建。

故宫在风雨飘摇中度过了600年,这里住过明清共24位皇帝,加上皇后、妃嫔、太监、宫女等,可同时供万人居住,如今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景点。但去过的游客都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故宫各式各样的宫殿、房屋众多,唯独没有见着厕所。

难道古人都不方便吗?绝对不是,古人与我们一样,吃五谷杂粮,肯定是要方便的。只不过,故宫里生活的人方便的时候,不去厕所,他们会使用一种工具,名叫恭桶,方便之后,有专门的人负责清理。

那么有人会说,用恭桶这么麻烦,还得端来端去,定期清理,还不如盖几间厕所,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其实古人也想过这个问题,只是现实中改不成,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故宫是皇帝的住所,光房屋就有九千余间,就算修建厕所,得修多少间呢?比如平均十间房子一个厕所,就得建造九百间!故宫中倘若零零散散地多出九百间厕所,好看吗?不仅是好不好看的问题,有损皇帝的威严!

而且,古人比较迷信,他们认为如果真建了这么多厕所,污秽之气聚集在一起,对风水不利,严重的话还会威胁到皇权。当然,这样的说法是毫无科学依据的,但是厕所建多了,宫中的气味确实不好闻,毕竟古代的厕所大多是旱厕,冬天还好,夏天时气味简直要人命!

除了有碍观瞻,不文雅之外,故宫不修建厕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防止刺客行凶。厕所相对隐蔽,倘若有刺客藏匿其中,人们也不好发现,万一皇帝上厕所的时候,被刺客杀害,后悔都来不及了。

皇帝虽说是天子,但也是血肉之躯,几乎历朝历代都发生过皇帝被刺杀的事件,血的教训不得不吸取,所以明清皇帝不在宫中修建厕所,就连树也不让种,因为刺客有可能躲在树上,趁着天黑行凶。

既然厕所不能建,宫里人总得方便吧!于是恭桶出现了,宫中上上下下一万多人,需要方便的时候便会拿出恭桶,里面放有香灰、锯末以及沙子,用完之后便于清理。当然,皇帝以及其他身份比较高的人,恭桶里面会放一些名贵的香料,上厕所也有专门的人伺候。

历史上,慈禧的恭桶就很有档次,上面绘制了各色各样的图案,而且还配有把手,方便入座,很是贴心。慈禧每次出恭过程都很繁琐,太监宫女在一旁伺候不说,出恭后还得沐浴一番,水中放上很多花瓣,洗漱完毕后,宫女会递上丝绸手绢擦拭,这些手绢造价不菲,而且都是一次性的,宫中奢靡的生活可见一斑。

这么多恭桶放置于何处呢?故宫里虽然没有厕所,但是在犄角旮旯处盖了一些小房间,名为“净房”,里面放着恭桶,一般只有太监宫女使用,用完后盖上沙子或者草木灰,类似于现在的猫砂,覆盖后气味倒也不大。

要是大臣们上朝的时候,想要方便怎么办呢?根据《清史稿》记载:大臣们上朝之前,屎尿排尽,不饮不食,空腹上朝。万一出现个别闹肚子的也能解决,他们会躲到外面的净房方便,这也避免了上朝时官员们乱上厕所的情况。

这么多的排泄物谁来清理呢?宫女太监们也是分等级的,一般地位最低或者是被惩罚的宫女和太监们会负责清理恭桶,他们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要起来,用马车将恭桶拉到外面去,倒掉污秽之物,还需用刷子仔细刷干净,无论严寒酷暑,皆是如此,实在是又苦又累!

时光荏苒,现在的故宫每年都接待了大量来自海内外的游客,没有厕所可不行,故宫特意建造了一些现代化的卫生间。但是古代不同于现在,缺乏相关技术,能够想到用恭桶,足以见得古人智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