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秘藏的一部王羲之草书,共计一丈二尺,每个字都是圣人水平!

赵子昂曾经在《兰亭十三跋》当中有过这样的论述,他说如果得到了古人的名家作品,哪怕是数行,只要用心临摹,也能够成名成家。

这简单的几句话,将古人学习书法的秘诀透露了出来,那就是名家作品加专心临摹。今人面对琳琅满目的历代经典法帖,往往在不断的选择当中浪费了太多的光阴。如果对一本经典的法帖,下够十几年的功夫,往往也能够成名成家,但却很少有人下这样的笨功夫。

在书法领域,每一种书体都有相对应的经典法帖,比如楷书领域当中的《大字阴符经》,比如行书领域当中的《集王圣教序》,比如隶书当中的西汉名碑,篆书当中的秦篆、秦诏版、李阳冰诸人之作,都是万中无一的经典。

而在草书领域,有一件被誉为“书中龙象”的极品草书,此卷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秘藏之帖,总共的长度是一张二尺,从书法水平上来看,每个字都是圣人水平。

这件作品就是著名的王羲之《十七帖》。

最值得后人临摹的经典书法作品往往具备一个共性,那就是平和中和,个性不强烈,并且技法醇厚而丰富,从中能够生发出无数种变化,学习者学之能够产生千人千面的特点。

而学习者学之,最终的结果前人一面,这样的作品或者书家,也注定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黄沙当中。

《十七帖》与《集王圣教序》都具备这样的特点,后世每一个卓有成就的书家无不是从这两件作品当中汲取营养而卓然成家的,并且此卷当中每一个字都是最为标准的范本,并且从这个范字又可以引申出多种不同的变化方式来,无论任何性情的人,都能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点。

张彦远在《法书要录》当中谈到:

“《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煊赫著名帖也。”

这是《十七帖》的来自,那是当年唐太宗令褚遂良将内府所藏3000纸王羲之真迹,挑选出来的29件法帖,编成一卷,记录了王羲之十四年间写给好友周抚的书信,每一件风格不同,但皆平和中正,每个字都是极为标准的“草法”同时在用笔、章法上各臻其妙。

朱熹对此卷的评价最为妥当:

“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

王羲之《十七帖》每一个字都是法度之内,但每一个字又极见性情,将书法的法度于情性完美融合到了一起,达到了一种水乳交融的境界。

而今,王羲之《十七帖》目前存世的最好版本乃是日本“二玄社”的上野本,我们将此版本的原作进行了超高清的博物馆级别的1:1复原,极度清晰地复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状态,每个字都与真迹无二。

欲购此王羲之《十七帖》“上野本”,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王羲之十七帖二玄社上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