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鼻祖从来不是西方宣称的西元前10世纪的菲利斯女士,而是夏朝的女艾、夏朝末年的伊尹。

西方学者认为,世界间谍鼻祖是西元前10世纪的菲利斯女士,但实际上在西元前19-20世纪的夏朝就出现了人类已知历史上最早的间谍,女艾。

女艾(也称汝艾)是世界上第一位女间谍,祖籍天水,其后人以艾为姓。

据《左传·哀元帝》记载:“少康使女艾谍浇,使季杼(zhù)诱豷(yì),遂灭过、戈,复禹之绩。”这是全世界最早的间谍活动记录。

女艾是一名女性将领。夏朝时,权臣寒浞(zhuó)篡了帝位,少康派女艾去杀寒浞的儿子浇,派儿子季杼去骗寒浞另一个儿子豷(yì)。女艾乔装打扮来到寒浞的统治中心,打探消息,为少康提供了宝贵的情报。

最终,少康成功杀死浇和豷,加上寒浞已死,夏朝成功复辟,少康中兴。

世界上第一位有记载的男间谍,是伊尹。

伊尹,己姓,伊氏,名挚,商代开国名相、第一大巫师(上古巫、史、医合一),辅佐成汤建商灭夏,以亚圣之才,撰《神农本草》以为《汤液经法》,后张仲景论广伊尹汤液经法为数十卷,用之多验。

据《尚书》所记载,伊尹曾做过间谍。

伊尹本夏人,颇有才干。由于有莘王不同意商汤聘任伊尹,商汤只好娶有莘王之女为妃,伊尹作为有莘氏陪嫁至商。商汤聘其为相,委以国政。伊尹先后五次潜回桀都安邑,暗中进行间谍活动。伊尹在夏的间谍活动主要是通过夏桀元妃妺喜。

据《竹书纪年》所述,桀伐岷山,得琬和琰二女,遂冷淡末喜氏(也写成妹喜),伊尹暗与末喜勾结,败坏夏政。

伊尹通过妺喜了解到夏桀内部的许多重要情报。最终,商汤抓住机会,起兵灭掉了夏朝。

然而,有趣的是,风水轮流转,商朝末年居然也出现了极为相似的一幕。

据《史记》载,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而率西归周西伯。也就是说,商朝末年,姜太公曾卧底纣王,给周文王当间谍。

周朝时,《六韬》中已明确设置间谍编制,即“游士八人,主伺奸侯变,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

至春秋战国,列强争霸,谍战逐渐白热化。《左传》有云:“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秦国用间谍,往往重重砸钱,所费颇巨。

此时,经过长期实践,谍战理论和实操皆经过总结并进行了升级。

《孙子兵法·用间篇》是华夏乃至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论述间谍理论的典籍。“用间”一篇中提到了五种使用间谍的方式,“因间”、“内间”、“反间”、“死间”和“生间”。

“因间”指利用敌方普通人做间谍;

“内间”指收买敌方官员为间谍;

“反间”是收买或利用敌方的间谍为己所用;

“死间”则指故意散布虚假情况,让己方间谍知道而传给敌方,敌方上当后可能将己方间谍处死;

“生间”是指派往敌方侦察后,并能返回递送秘密情报。

为了顺利窃取情报,最原始的窃听器伏罂、听瓮、矢服也被发明了出来。

伏罂,据《墨子备穴》载,在地上埋大缸,上覆薄牛皮,可让耳朵好的士兵监听敌军挖地道的声音。

听瓮,则是一种口小腹大的罐子。将听瓮埋在地下,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侦测时,侧耳伏在上面,听周边的动静,谓之“罂听”。

矢服是盛装箭(矢)的牛皮器具,利用空腔接纳声音的原理而发明。负责侦察的斥候都会配备这种工具,当需要窃听时,拿出箭矢,吹足气,夜里枕在头下,几里以内人马声都能听到。

为了在传递信息时保密,各种手段也是应运而生。

姜太公所发明的阴符是最早的军队秘密通讯密码。阴符虽有其简便保密的特点,但却过于简单、无法表达复杂意思,所以姜太公又发明了另一种秘密通讯方法阴书,即将一份情报分写成三部分,三人各持一部分出发。

在符书的基础上,后世又发明了隐语、代号、暗号、字验等多种保密手段。

隐语,又称谬语、谬书、廋(廋语)、廋辞等,《史记》便称“齐威王之时喜隐。”

三国曹操以“鸡肋”为暗号,意为退兵。

宋代字验的发明,已与现代密电码原理十分接近。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五)记载,宋朝时官方便将常用的40个军事短语,分别用40个字来代替,然后编出一首40字的诗,作为破译的“密码本”。

其实,若说保密,后来的这些加密手段都远远不如上古华夏以天文符号为蓝本设计的谍战密语。例如,以北极、太一、帝、相为“点”,以天门、司非、司危、巫官、宗正、盖星门两点为一“线”,“点”和“线”组成密语底板,便与摩斯电表类似,而且,为了传递更加复杂的密语信息,还可引用三星河谷、四星房宿、九星天田、九坎至十六星,乃至“华盖”。恐怖的是,上古华夏的军情密语可以发展至四十五星结构(取类比象,华夏独有的象形思维模式,源于对天道的模拟)。

四十五星结构星群,由十五组三星结构的星组构成,三三制一体,列阵防卫,其名曰“羽林军”。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