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2年,为了拍好一个故事,冯小刚采访了一位90多岁的老人,“您能告诉我天堂是什么样吗?”老人听完唱了2句歌谣,摧毁了冯小刚坚持了18年的一个梦。

2.这个梦就是冯小刚最呕心沥血,也是让他受伤的一部电影《1942》。

3.当年,刘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刚出来不久,就被冯小刚惦记上了,他联系上刘震云说明来意,刘震云有点懵,“这么一个悲惨的故事,你确定要拍出来,还放在春节贺岁档?”看到冯小刚坚定地点点头,刘震云沉默了。

4.他知道冯小刚在春节档的号召力,也相信冯小刚的能力,但是他不相信观众能在一个喜气洋洋的氛围中抛弃喜剧,接受这样一个让人心堵的故事。

5.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判断一点没错。

6.《1942》上映的时候,撞上了《泰囧》,可想而知,结果是多么的惨淡,《泰囧》成了当年最大的黑马,而一部记录历史的佳作反而沦为了《泰囧》登上票房冠军路上的垫脚石。

7.但这都是后话,当年找到刘震云的冯小刚对这部作品充满了憧憬,他相信,这会是他最伟大的一部作品。

8.两个人达成了共识,就开始商量怎么去拍好这个故事。

9.原著《温故1942》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散,散到凑都凑不出个故事。

10.两个人只好决定去采访当年苦难的见证者,可大多数幸存下来的逃荒亲历者都不愿意再提起这件事。

11.正如电影中的那句台词:“那些事儿,我都忘了,你还提它做啥?”当时他们采访的那些幸存者也是这么回答冯、刘二人的,不是忘了,是真不愿意再提,就像多年后影迷评价的那样:《1942》是唯一一部,让我没有勇气看第二遍的电影。

12.出师不利,冯小刚决定换一个问法,他找到一位90多岁的老人,问他:“老人家,您眼中的天堂是什么样?”老人听完唱了2句歌谣:“玉石铺面黄金街,喝口凉水都不饿。

13.”有吃的就是天堂,有口水喝就是天堂。

14.冯小刚听完,感觉灵魂像是被击中了一样,他终于知道这个故事应该怎么讲了,也终于知道,之前那些幸存者为什么都不愿意开口。

15.最终电影呈现出来的故事,冯小刚选择用2条主线并进去讲述:河南的千里荒凉映衬着重庆的歌舞升平,灾民的衣衫褴褛对比着舞会的富丽堂皇,天堂和地狱不过就是数千公里的距离。

16.当冯小刚信心满满地拿着改编好的剧本送去审核的时候,工作人员轻飘飘地一句话就否定了冯、刘2人的全部心血:太消极,没有反应人性之善。

17.随后的十多年,刘震云一遍一遍地去改、冯小刚一遍一遍地送审,但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连工作人员都烦了,问冯小刚:你为什么非要拍这样一部堵心的电影?冯小刚没有回答,而且接着回去跟刘震云死磕剧本。

18.2011年,剧本终于通过了,《1942》正式立项,走到了开拍的环节。

19.历经千辛万苦以后,电影上映了。

20.3个亿的投资换来的是一片唏嘘,甚至还有观众自发组织起抵制观看《1942》的活动,首日票房只有2600万,这一次,冯小刚输得很彻底。

21.为了弥补投资上的损失,冯小刚换汤不换药,拍摄了《私人定制》,无所不用其极地植入各种广告,用一片骂声换来了7.1亿的票房,算是给了王氏兄弟一个交代。

22.这之后,冯小刚的电影世界算是彻底崩塌了。

23.他眼睁睁看着自己坚守了18年的一个梦,被观众踩得粉碎,他的精神世界也随之破碎了。

24.经典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观众也需要时间去沉淀,去体会。

25.50年以后,如果还有人记得冯小刚,个人觉得一定是因为《1942》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