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早年经常去农村捡漏。一次他看上了农村大娘喂鸡的盘子,大娘免费送他,鸡还没吃完,他拿起盘子就跑了,后来那个盘子涨到了1000多万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经常能看到一些走街串巷收古董的人,他们跟货郎挑子不同,他们一般是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的收旧物,遇到喜欢的东西就出钱买下。

不过他们给的价格都不高,当时的老百姓也不太懂,觉得那些旧东西放在自己家也没用,还不如换个酱油钱,不少人从中就赚到了大钱。

马未都是著名的收藏大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是站在收藏界塔顶上的人物,2008年还登上了作家富豪榜,位列第5位。

马未都作为收藏大家,刚刚进入收藏行当的时候,正是八九十年代,他也就经常下农村进农家捡漏。他的不少藏品就是从农村淘来的,尤其是他主攻的古代家俱,也主要是那个时期四处收啰的。

马未都早年是个作家,后来捣鼓药材挣了不少钱,但他酷爱收藏,尤其是对旧家俱旧文物颇有研究,于是就用倒药材挣的钱去捣鼓古玩。

一次,他和朋友去乡下捡漏,到了村里,马未都先去了村民扎堆的打谷场,先给大家散了一圈香烟。

然后开门见山,告诉大家自己是来收旧货的,谁家有上了年头的东西都可以拿出来换钱。

村民一听旧东西能换钱,都着急的跑回家拿东西,有卖铜钱的,有卖罐子的。这时一个大娘说自己家里有个柜子,是老一辈人留下的,想让马未都过去看看。

马未都一听来了兴趣,他跟着大娘一路来到她破旧的屋里,但是看到柜子后他失望了,马未都说:这个柜子虽然做工精致,但是木材很普通,不值什么钱。

大娘一听挺失望,就说随便给点就行了,反正放在自己家也没用。就这样马未都给了大娘10块钱,收下了箱子。

临走时,马未都发现大娘门口喂鸡的盘子有点别致,就随手拿起来看了看。大娘说:这东西不中用,盛饭太浅,只好拿来喂鸡。

但马未都却感觉这盘子不简单,虽然上面沾满了鸡食,可隐隐约约还能看到上面的花纹,手掂掂还挺沉,于是就想买下这个盘子。

没想到大娘更是大方,她说:这没用的东西,你喜欢就拿去吧。就这样马未都买了一个柜子还赚了一个盘子。

回家后,马未都小心的把盘子清理干净,眼前的一幕让他激动万分,原来这是明代的宣德莲花漆器大盘,它设计精巧,制作工艺复杂,现在市面上根本见不到了。

这是马未都搞收藏这些年捡的最大的一个大漏!后来有人出价1000万要买这个盘子,马未都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这东西未来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不走捷径的娛 :不得不说马未都还是有眼光、有幸运的,他入收藏这行比较早,凭着自己鉴宝的本事,也是收到了不少的宝贝。有眼光,有手艺,有幸运,真是想不发财都难啊。

(1)再成功的收藏家也有失手的时候,马未都捡到过大漏,也有与珍品失之交臂的时候。收藏家与文物的得失之间,也是一种缘分吧。

1987年马未都逛京城友谊商店的时候,看上一个乾隆年间制造的珐琅彩瓷器——黄地开光胭脂红彩山水纹碗,标价3万。

那时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42块钱,马未都手头的钱不够,他估计没什么人会买,自己先慢慢凑钱。

没想到,第二天再去看时,那个碗竟没了,让人买了!第二次看到那只碗时,已是第二年的苏富比拍卖会上,那只碗拍卖了720万港元。

让他追悔莫及的是,第三次看到那只碗,是10年之后的1997年香港拍卖会,这只饱经沧桑的古朴瓷碗,竟然被拍了2147万港币,拍下这只碗的,是世界著名收藏家埃斯肯纳茨。

马未都自己也说过,自从搞了收藏,肠子再没红过,都是悔青的!

(2)古董文物不是禁止买卖么?为什么马未都买卖总是没事?敲黑板:重点在这里。

虽说几十年的收藏过程中,马未都也有过几次失手的事情,但他的观复博物馆,还是目前国内藏品最多最有价值的私人博物观。

圈里圈外的人都知道,马未都是收藏大家,他早年就认识很多的文物贩子、外币兑换黄牛,这么些年买卖的宝贝也是不少,他怎么就一点没事呢?

其实,根据法律规定,国家将文物是分成了两大类的,一类是出土文物,一类是祖传文物。

所有的出土文物,都属于国家所有,禁止买卖。而民间的祖传文物,则归私人所有,是可以进行买卖和交流的。

有一阵子,为了鼓励私人文物的交流,各大电视台还专门推出过各类的“鉴宝”栏目,著名播音员、演员、主持人王刚,就曾是这一行中的翘楚,只是后来公开砸假宝引发了官司,“鉴宝”栏目才陆续停了。

马未都的主攻收藏是古代的家俱,黄花梨木的,紫檀的,他见到即收,同时,也收很多的民间文物,但他知道政策,从不敢碰出土文物,所以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如今,马未都收购的不可胜数的宝贝,皆栖身于他创建的观复博物馆当中。

马未都说过,他的最大心愿,就是等到200年以后,他的子孙经过观复博物馆门前时会说:“瞧!这就是我们的祖辈在200年前创办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