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常病例# 这是一位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

2.就诊时发热,黄疸,乏力,汗出,食入即吐,伴有打嗝。

3.非常棘手。

4.舌诊辨证:湿热内阻。

5.予茵陈蒿汤治疗两周后,目前恢复的不错,据家属反馈,患者已经不发热了,饮食尚可,没有了打嗝的问题。

6.而且也没有了出汗,大小便,睡眠都很不错,坚持治疗中。

7.现在每天都可以下床活动。

8.[666][中国赞][比心]舌象治疗前后变化非常之大![祈祷]小结:《内经》已有黄疽之名,并对黄疽的病因、病机、症状等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如《素问·平人气象论篇》云:“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

9.”《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朋肿。

10.”《灵枢·经脉》云:“是主脾所生病者,·,…—黄疽,不能卧。

11.”《金匮要略》将黄疸立为专篇论述,并将其分为黄疸、谷疽、酒疸、女劳疸和黑疽等五疸。

12.《伤寒论》还提出了阳明发黄和太阴发黄,说明当时已认识到黄疸可由外感、饮食和正虚引起,病机有湿热,瘀热在里,寒湿在里,相关的脏腑有脾胄肾等,并较详细的记载了黄疸的临床表现,创制了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等多首方剂,体现了泻下、解表、清化、温化、逐瘀、利尿等多种退黄之法,这些治法和方剂仍为今天所喜用,表明汉代对黄疽的辨证论治已有了较高的水平。

13.《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提出了一种卒然发黄,命在顷刻的“急黄”。

14.《台秘要·温病及黄疽》引《必效》曰:“每夜小便中浸白帛片,取色退为验。

15.”最早用实验检测的比色法来判断治疗后黄疽病情的进退。

16.宋代韩祗和的《伤寒微旨论》除论述了黄疽的“阳证”外,还特设《阴黄证篇》,并首创用温热药治疗阴黄。

17.元代罗天益所著《卫生宝鉴·发黄》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进一步明确湿从热化为阳黄,湿从寒化为阴黄,将阳黄和阴黄的辨证论治系统化,执简驭繁,对临床实践指导意义较大,至今仍被采用。

18.《景岳全书·黄疸》中载有疽黄证,认为其发病与“胆液泄”有关,提示了黄疸与胆液的关系。

19.《杂病源流犀烛·诸疽源流》认识到了黄疸的传染性及其严重性:“又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杀人最急。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