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持枪伤人的民警已确认死亡,网友的猜测看起来没错,结局悲凉

引言

“冲动”一词出自元关汉卿所著的戏剧《救风尘》第三折中,在该折中有这么一句戏词:“小 闲 !我这等打扮,可冲动得那厮么?”自此以后,便有了“冲动”一词。

《词语新解》中称,冲动是一个形容词,多指做事鲁莽,不考虑后果。

心理学家称,冲动是感情特别强烈,行动不受理性控制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一个人心理出现冲动时,其思维混乱,理智丧失,做事盲目,不计后果。

社会学家称,冲动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许多人都会因冲动而失去美好的未来甚至生命,如果一个人不能够用理智去战胜冲动,那么,魔鬼将会为他叩开地狱的大门。

历史学家称,在我国的历史上,因为冲动而引发的悲剧比比皆是。

公元219年末,东吴孙权派人斩杀了关羽,而当刘备得知自己的结义兄弟关羽被杀以后,便产生了要为兄弟报仇的冲动,于是,刘备便不顾军民之劳苦,执意御驾亲征,可谁知,由于自己年龄已大,经不起战事折腾,最后在223年时病逝,享年63岁。

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位直率、热情、精力旺盛的大将军,由于其容易冲动,喜欢凭一腔锐气与敌军搏杀,最后在疲于奔命的两线作战中耗尽了西楚霸王的勇气和锐气。

一位军事学家称,在军事战略上,冲动是最大的忌讳,一位真正有经验的将军,无论遇到多么危险的情势,都会冷静思考,从容应对。

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喜欢冲动做事。

这不,7月26日,乐山市沐川县的一位民警李某就因为冲动使自己从民警的角色瞬间转变为了犯罪嫌疑人的角色。

事件

7月26日,乐山市沐川县的一位民警李某因为情感纠纷而持枪击伤2人、持械杀害3人,从而导致自己犯下了重罪。由于李某深知自己罪孽深重,因此,他在作案后便迅速逃匿。为了迅速将李某抓捕归案,当地公安机关立即启动了重大案件侦办机制,全力缉捕犯罪嫌疑人李某。然而,截至到今天中午,李某仍然没有被抓获。

在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李某期间,许多网友猜测:李某很有可能已经自杀身亡。但由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网友们的猜测始终没有被证实。正当网友为找不到李某而感到困惑时,今天下午,沐川县公安局发布通报称,在沐川县黄丹镇山中搜索到一具男性尸体,经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和DNA比对,确认这具男性尸体就是犯罪嫌疑人李某。而李某的死因符合高坠死亡的特征。所谓的高坠死亡则是指从高处掉(跳)落而死亡。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李某从高处掉落死亡的可能性比较小,李某应该属于从高处跳落而死亡,也可以说李某是畏罪自杀了。

这位分析人士同时指出:这样的结局应该属于一种悲凉的结局,在李某畏罪自杀之前,他肯定会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感到后悔,在哀伤凄凉的心境中纵身跳下了悬崖,以便了解自己罪恶的一生。

由此看来,许多网友们的猜测是对的。

网友声音

一位民警,竟然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铸下大错,从而使自己用悲凉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样的结局着实令人唏嘘。

专家解读

古人曾经说过:红颜祸水。就拿唐朝时期的杨玉环来说,如果不是因为她的姿色导致唐玄宗耽于享乐,怎么会爆发安史之乱呢?而正是由于爆发了安史之乱,才使得唐朝由盛而衰。所以一旦一个人被红颜所迷惑,那么,这个人的结局必定会很悲惨。

纵观民警李某的过往,如果不是因为他贪恋了一位有夫之妇的美色,他怎么会因为该女子而走上犯罪道路呢?如果他没有走上犯罪道路,作为一位民警,他的前途应该是光明的,而正是由于他贪恋了美色,才导致他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老胡观点

古人称,但凡有大成就者,皆为稳重之人;但凡命薄者,皆为冲动之人。通过李某持枪击伤2人、持械杀害3人这个案件来看,古人的说法是非常正确的。假如李某能够多一些稳重,少一些冲动,他怎么会有以后悲凉的结局呢?而正是由于他少了一些稳重,多了一些冲动,才使得他以疑似自杀的方式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但愿李某所犯下的这个案件能够惊醒所有人,大家都多一些稳重而少一些冲动吧!

您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