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甘肃玉门一公社修学校,知青小杨无意中,从参与新校建设的同学口中,得知挖出奇怪陶器的消息,自觉告诉他事情并不简单。

便在放学的时候跑去工地,在施工现场捡了一些陶、石和铜器碎片。小杨看着这些东西,左思右想了一晚,就斗胆地给甘肃省博物馆修书一封,随信还附有一些陶罐、石器和铜珠等器物。

由于当时村里的书信比较慢,小杨在焦急的等待中,好几天没见到回音,便亲自带上了铜矛、陶埙、陶罐等几件器具。坐上了班车辗转到甘肃省博物馆汇报了情况,并且上交了一些文物。

经过博物馆专家的反复鉴定,最后推断这些东西,都是历史悠久的文物,由于施工还在进行,怕文物继续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坏,因此甘肃省考古队,立即派人下乡到公社,叫停了当地的施工。

经过勘探后,发现本来要修建新学校的水沟,竟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文化遗址,随即为了保护文物,很快就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

通过检测发现的文物,发现遗址的年代非常的久远,起码距今3000-4000多年前,所以对于这次遗址的甘肃省博物馆异常重视,由甘肃省博物馆牵头、酒泉文教局、玉门市文化馆、敦煌文化馆等联合组成发掘小组,进驻到村里,

到了这里,考古队才发现这村里的土非常的奇怪,都是红的像似火烧过一样,因此这里的地名也叫做火烧沟,随着这里的上古文化遗址产出土,为了方便记录考古界就把这个遗址称为"火烧沟文化"。

小杨没想到,他所发现的“火烧沟遗址”,竟然是甘肃省六大考古遗址发现之一,因此小杨受到了博物馆还是公社的表扬,

经过了半年多的考古勘探,火烧沟遗址共发现了上古的墓葬300多座,其准确年代在距今3700年间,是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青铜、石器、玉器、骨头和一些金银制品。数量最多的是精美生动的陶器,

火烧沟陶器多为夹砂陶器。陶器的形状主要是壶和罐,紫红色的陶衣多用于彩陶。黑色、红色、浓色、凸出感,装饰图案包括三角形图案、折线图案、条状图案、蜥蜴图案、环形图案、点状图案等,火烧沟遗址中有许多异形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些陶器中其中20多件陶埙引人关注,这些陶埙外形像是一条金鱼,大小和鸡蛋接近、表面有彩绘,作为中国古代原始的乐器之一,其出土在音乐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即便是相隔了3000多年,这些陶埙还能吹奏,经过对比,专家认为它的制作精美度比远比半坡遗址的陶埙更精美,音质更好。

除了陶埙还有一件非常特别的陶器,至今还存在这争议,就是暂名为三狗钮盖彩陶方鼎的陶器,这件陶器是在M90号墓中出土。由于这个墓葬属于平民化墓葬,其陪葬品的规格不高,因此专家认为,这件方鼎是生活用品,是3000年前的古人用来烹饪的陶器,并不是后世的礼器。

刚出土这件方鼎时,它破碎成很多片,经过考古修复师傅的细心拼接,才逐渐还原了出它原来的模样。

修复后发现这是一件长方形的小型的陶质方鼎。方鼎大部分外部颜色已经出现脱落。从残留部分看,陶衣为灰色,纹样为黑色,纹样相对简单粗糙。

高25厘米,长有25厘米,宽有15厘米,四足造型简洁大方,鼎体鼎足和鼎腹连接得天衣无缝,和后世的青铜鼎外形上很接近,

这件器物最为特别的地方,是陶鼎上有个盖子,盖子上上面并排站立的三只小动物,但是按照位置,是放在墓主人头部方向,因此能推测这件陶鼎,是墓主最喜欢的物品。

从那时起,专家们就一直在争论,陶鼎的盖子上这三只可爱的动物是什么?

由于当时捏得比较粗糙,所以在外形上,很难辨认它的真实属性,有专家推测这三只小可爱,应该是中华田园犬, 因为它们在外形上和中华田园犬很像,都是高高竖起的两只大耳朵,有一个尖圆的嘴巴,还有两只可爱的眼睛,给人萌萌的感觉,很像一只家的小狗,所以被叫做三狗钮盖彩陶方鼎,

但是有部分的专家,不怎么认为,他们觉得这应该是狼才对。为什么说是狼呢?

专家指出,这三只的动物,尾巴都是下垂的,这种特征和狼很接近,狼平时生活就是垂直尾巴,但是我们经常见到生活中的犬,很多都是喜欢吧尾巴翘起来。

近年来一些学者还觉得它们是“小绵羊”;一些学者则从它宽阔的耳廓上,认为它是三头幼年的的“小象”,

那么这个方鼎是用来干什么的?为什么90号墓的主人制造了这样一件文物?为了给自己留个纪念品吗?现在我们无法考证这一切。不过如果它们是三只犬(狼)仍然会向我们传递一些信息。

它反应了古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很可能此时已经懂得驯养狗,或者部落经常受狼的侵害,也有专家推车,狗(狼)的出现,都是反应了它们和牧羊有关。

火烧沟遗址出土了大量羊头方杯、鹰嘴壶、人足壶等特殊器物。人们称这种器皿为异形器皿。至于这三只小动物到底是啥?至今没有专家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不过不妨碍,这件文物被专家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你们说陶鼎上的三只小动物,究竟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