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母亲邓芳芝:被主席接见3次,没有一次流泪,原因让人动容

老来得子一笑过,粗茶淡饭看平生

邓芳芝生黄继光的时候已经40岁了,这个年纪哪怕放到现在也是一位高龄产妇,更何况是卫生状况和生活环境都如此恶劣的1931年呢。

可是邓芳芝将自己的生活交与鬼神处置,不顾一切也要生下孩子。幸运的是,最终是母子平安。

她给二字取名为继光,取“继往开来,光照未来”之意,诞生于这黑暗岁月的人们,尤其是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对于自己能不能看见明天的太阳都没有定数。

纵使心疼孩子,邓芳芝也从不溺爱他们,她要教导孩子如何在这乱世有尊严地活下去。邓芳芝的丈夫走得早,一个家庭全靠她一个女人撑着。

她对孩子们的管教很严,希望他们都能尽自己的一份力为老百姓做事。黄继光深知母亲的不容易,缺口碗里盛的白粥在他看来都是人间美味,一杯杯粗茶是他们活下去的根本。

他一定要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抱着这样的信念,18岁的黄继光加入了民兵队伍。在军营里,他肯吃苦,不怕累,教官们都知道有个年岁不大的小伙子最是能干,枪法好,性格沉稳,将来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黄继光参军

1951年,黄继光是村子里第一个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邓芳芝知道儿子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后也很自豪,但同时她也知道一旦儿子上了战场可能就是永别。

邓芳芝害怕,不舍,但眼前这个还稚气未脱的毛头小子是自己最勇敢的儿子,她能做的只有支持。那日,邓芳芝将黄继光送到村口。

黄继光拂去母亲眼角的泪水,现在的他已经比邓芳芝高出许多,他将母亲紧紧地搂在怀里,他对母亲说,这些年您辛苦了。

听到这些话的邓芳芝再不能忍心中的不舍,她痛哭起来,她不知以后还能不能见到儿子。

黄继光堂堂男儿,训练再苦都未曾落泪,此时此刻,他只是邓芳芝的儿子,一个在她眼泪无论长多大都还是孩子的儿子。

他艰难地推开母亲,向她敬了军礼,抹去鼻涕和眼泪,目光坚定,然后转身离开了。邓芳芝目送着儿子远去,她知道儿子要去为人民服务了,直到黄继光的背影消失在前方的村路上,邓芳芝转身回家。

邓芳芝给自己盛了碗白粥喝,看向那个有缺口的碗,她不禁又想起了黄继光。但是此刻,她不再流泪,同平时一样,等着儿子回来。

三次接见未曾落泪,只因五个字

黄继光走后,这个他平日所用的碗,便再也没人用过了。21岁的年纪,黄继光永远定格在这里。

收到儿子死讯的那天,邓芳芝整个人都愣住了。她不是没想过这样的结局,只是觉得噩耗来得未免太快。一个两鬓霜白的妇人整日以泪洗面,小儿子不知该怎样安抚母亲。

短短几日的时间,原本就矮小瘦削的邓芳芝已经瘦得没有人形了。小儿子黄继恕盛来白粥给母亲喝,邓芳芝喝了两口便放在一旁。

日子一天天过去,邓芳芝慢慢接受了黄继光的死讯,那个旧日坚强的邓芳芝又回来了,她在田里忙碌,做饭挑水,与从前一样。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时局渐渐稳定下来,第二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中,邓芳芝被选为妇女代表参加。

毛主席在与会人员名单中看到了邓芳芝的名字,询问身旁的工作人员这是不是英雄黄继光的母亲。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毛主席立刻让他邀请邓芳芝到自己家中做客。

邓芳芝来到毛主席住处之时,他正在门口等候她。一看到邓芳芝,毛主席激动地上前握住她的手,感谢她为国家培养了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邓芳芝笑着摆摆手说,这都没什么,继光能这样优秀是党和国家培养得好,为人民做事是他们应尽的义务。

毛主席非常关心邓芳芝的日常生活,连忙派了几个人带些衣服补品送到邓芳芝家里去。在这之后的1955年和1960年,毛主席两次接见邓芳芝。

每次见她的时候,邓芳芝都是面带笑容,但是这样的场合不可避免会提及黄继光,然而身为他的母亲,邓芳芝从未落过一滴泪。

毛主席有一次实在疑惑便问邓芳芝,您难道不伤心吗?听到这个问题,邓芳芝先是笑笑,然后对毛主席说,自己当然难过了,但是怕主席难过,再想哭也憋在肚子里,不能让主席难过啊。

这一次,毛主席看着眼前这个矮小瘦削的女人红了眼。他听她的话,不让自己难过,不让眼前这个伟大的母亲难过,更不能让牺牲的黄继光难过。

就是在黄继光牺牲的三年后,邓芳芝的小儿子黄继恕也参了军。黄继恕说,他要完成哥哥未完成的心愿,他要去守护我们可爱的国家。

对于黄继恕参军这件事,邓芳芝非常支持。她明白两个儿子的深明大义,她明白两个儿子的坚定决心,她能做的只有支持。

邓芳芝在给毛主席的信中写道,千千万万的青年都愿作她的儿女,他们都表示要学习继光的精神,为保卫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把战斗、工作和学习搞好。

读到这封信的毛主席不禁落下一滴泪,他感谢这位伟大的、愿意奉献的母亲,更感谢无数胸怀壮志的中华青年。中华,因为他们,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