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遇到喀秋莎,三十年前是一家:

不认识保尔,怎么能说自己有文化?保尔·柯察金是乌克兰人,他的经历代表了布尔什维克党人不畏艰难、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展现了一个符合时代呼唤和精神的英雄形象,对几代青少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的名言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这是一句激励了很多青年的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他在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大家知道保尔的同时,也一定还熟知冬妮娅,在读《钢铁》第一部时,读者往往有一种“共鸣”效应,仿佛自己被“代入”到保尔生活里,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保尔内心中的喜怒哀乐。读者的这份认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感动于保尔和冬妮娅的初恋。当看到他们最终分手时,读者难免耿耿于怀,更多人表示难以理解。正面的解释是,冬妮娅是一个很庸俗的小资产阶级小姐,最终和保尔走向不同的道路。没有几个读者真的认同这种说法,毕竟冬妮娅被塑造得如此美好,让人怎么也无法将她与庸俗、自私等字眼相联系。由于追求和世界观不同,保尔选择了革命,冬妮娅选择了爱情,两人最终没有结合在一起。

后来保尔在革命道路上又遇到了喀秋莎。喀秋莎俄罗斯人,也是俄罗斯人对小女孩的一种称呼,和咱们中国的翠花、淑慧类似,是很常见的一个称呼。在俄罗斯,所有人的小名都是固定的,而“喀秋莎”这个称呼最早就是叫叶卡捷琳娜的人的小名。后来慢慢变成了女孩的代名词。关系好的朋友称呼“喀秋莎有饭吃”,陌生的关系称呼“喀秋莎有拳头吃”。喀秋莎的深层含义是清纯美丽的意思,也类似于《诗经》里的伊人,可以代指一切美好事物。

保尔告别了可爱的冬妮娅,参加了革命队伍,在残酷的战火中又遇到了喀秋莎,喀秋莎不仅美丽漂亮,而且作战勇敢,和保尔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喀秋莎还是一种苏联火箭炮的名称。二战时期,苏联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了一种火箭炮,当时的人们用“共产国际”这个词的开头“k”命名并把k印在了火箭炮身上。又因为苏联军队内部的严格管理,导致前线官兵并不知道这种火箭炮的名称,就根据炮身的“k”图形叫它“喀秋莎”于是,非常女性化的喀秋莎成了此型火箭炮的代名词,虽然名称女性化但是火箭炮的威力并没有减弱。“喀秋莎”火箭炮给予了苏德战场上的德国国防军以极大的火力打击,以至于德国官兵对此型火箭炮印象非常深刻,称之为“斯大林的管风琴”。喀秋莎火箭炮在我国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火力输出压制和突袭作用。在上甘岭战役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喀秋莎》为什么在战争中脱颖而出呢?它被俄罗斯人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呢?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了,德军分成三路军队包围苏联。在德国的强势进攻下,苏联军队节节败退,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德国的中央军队就要攻打进莫斯科了。此时,在莫斯科城内,新成立了一支红军近卫军第三师就要匆忙赶赴前线。全城的人在为这支军队送别,在这支军队路过一所学校的时候,里面的女学生们纷纷唱起了这首《喀秋莎》“正当梨花开遍了山崖......”姑娘们用这首送别爱人的情歌为战士们送别。这一下子激起了战士们内心波涛汹涌的情感。在歌声中,近卫军的战士们向唱歌的姑娘们庄严敬礼。他们怀着沉重又复杂的心情,带着全城百姓们的期盼走上了前线。几天后,这个师的官兵在惨烈的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此后,《喀秋莎》的歌声伴着战争的硝烟一路飞扬。整个苏联无论前线还是后方都在飘荡着这首歌。它激烈和鼓舞着俄罗斯的人们和军队,之后的战争接连胜利。战后,苏联专门建立了一座纪念馆,以此来表彰《喀秋莎》这首歌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样说来,正是战争成就了《喀秋莎》。战争让它拥有了不同寻常的含义。

俄罗斯和乌克兰白俄罗斯同是罗斯人,所以和其他族裔不同,俄罗斯人对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具有更加强烈的民族感情。就在前不久,俄军用导弹扬了一处距波兰不到25公里的军事设施,给正在疏散平民的乌克兰造成了一定心理阴影。被困的乌克兰人希望与俄罗斯重新进行谈判,为更多平民开辟撤离通道。

一般来说,仗打到今天早就杀红眼了,哪有闲心管什么平民撤离。

希望俄乌之间的和平早日到来,希望战争结束后,度尽劫波的同一民族的两个国家互道一声:“兄弟”。保尔眼睛虽然看不见了,但他的意志是顽强的,也希望坚强的保尔和美丽的喀秋莎的爱情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