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陵墓封闭后,工匠是如何逃生的?来看看他们的智慧。

一、皇陵的由来

自周朝制定礼制开始,大多皇帝自称天子,即天的儿子,后世经义也宣扬“君权神授”的观点,长此以往,他们好似真的相信皇帝是尊贵崇高的,是“真龙天子”。

街头巷尾更是流传他们出生时的异象,将他们的兴衰与一个国家兴盛相捆绑在一起,而皇帝死后则会化为龙魂庇护国家繁荣昌盛,风调雨顺。

他们所眠的陵墓是龙脉,一个好的陵墓可以起到加强朝代运势的作用。当然,以上所撰皆属扯淡,都是封建帝王为了加强皇权统治而写来忽悠人的东西罢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新皇登上大宝,君临天下之际,那么他的陵墓便是要开始建造了,无数的工匠被召入队伍,开始他们几年或者几十年的工作生涯。

他们要精妙地构思一张张陵墓布置的图纸,并用双手其实施,凝结了工匠们心血与汗水的作品将会为他们的人生划上一个句号,因为这些工匠可能会被迫殉葬,但蝼蚁尚有求生之志,更何况是人,所以有的工匠就悄悄琢磨着逃生。

一般电视剧中会这样演,聪明机智的工匠会在修陵墓的时候留一手,假装勤劳修陵墓,实则悄悄挖一条密道用于逃生。

难道这么轻松就可以逃出生天吗?其实这么做的成功率没有十分之一,毕竟是让工匠给皇帝修陵,也算是一份工作,不可能工匠在一边修。

监工则对他说,你快修,修完之后就可以把你给宰了,其实要杀那些重要的工匠,他们心里有数,只是在等待完工之日,再送工匠们上路罢了。

二、殉葬的由来

奴隶社会时期,当时的社会风尚流行人殉制度,主人死后,会让奴隶、媵妾、工匠作为“财产”陪葬,让他们到阴间侍奉自己。

此后的两千年中,大大小小规模的人殉制度从未停止过,曾有仁慈的皇帝认为太过残忍而废除过它,朝代更迭,不复几百年又被启用,反反复复。

秦二世胡亥之名想必让人如雷贯耳,传闻残杀工匠最多的皇帝就是他,得位不正,杀害兄弟姐妹,将父亲匆匆葬入皇陵。

近代有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周围的乱葬坑中发现很多遗骸,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因此推测他们可能是修建陵墓的工匠奴隶或陪葬的嫔妃宫女。

第二个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可否认他的强大以及对历史的贡献,但同时他也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自崛起以来,东征西讨,血流遍野,无数国家破碎。

有人视他为英雄,有人视他为仇敌,这样一个人死后的陵墓引无数人猜想,没有人知道成吉思汗墓葬的具体位置。

据说参加过成吉思汗陵墓修建的数千工匠,要么被活埋要么被杀死了,而去执行灭口任务的几百名士兵也被杀人灭口。这也是至今没有找到成吉思汗陵墓的原因之一,为了保护陵墓不被发现,避免寻仇。

三、历史真相

有句古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所以皇帝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好办法,祸患当然是从源头解决了。

为了保护皇帝的陵墓,防止被盗,那些掌握了陵墓内部结构的一部分工匠必然要被解决,在完工之后,被秘密处死。

作为修建陵墓的工匠,会在墓门口留下一个自来石。工匠在进入到陵墓的时候,会利用之前留下的工具打造出一把“拐钉钥匙”。

这种钥匙的长度很大,头部是n形,尾部则是圆圈。利用之前制作大门时设置好的孔将钥匙伸出去。

然后利用钥匙将门口的自来石给推倒撞开大门。同样的,即使在陵墓外面也可以利用这个办法从里面将大门给打开,考古人员就是这样打开的明神宗的定陵。

四、结语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有暴君亦有明主,但在史料上明文所记载工匠参与陪葬的皇帝只有秦始皇,成吉思汗这二位,外加一个太后慈禧。

显然慈禧无法与前两位相比较,不论是生前的名气与才能,还是事后长眠的陵寝,毕竟慈禧的陵墓被盗的极为严重。

其实并非所有皇帝都喜欢殉葬,后周曾有一位仁君名叫郭威,体恤百姓疾苦,修建陵墓时特意交代身边的大臣一切从简,不必铺张浪费,不准杀死修墓工匠。

他的墓地占地面积也不大,墓内更没有什么珍宝引得盗墓贼的觊觎,也就没有被盗的风险,人们的目光一直放在秦始皇陵等大墓之中。

其实皇帝若是真的让工匠殉葬,文雅点是赐死,要么真接砍了,还有必不可少的古装电视剧中常出现的三套:白绫,匕首,毒酒。

应该很少有皇帝将工匠丢到陵墓中,然后把墓门关了,再让工匠自生自灭,而且肯定不是大规模的杀工匠,修一次杀一次,还不得把工匠杀绝了,以后儿孙的陵墓怎么办?

只会秘密残杀一些掌握重要布置的工匠,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工匠又如何是好?难道他们就想引颈就戮吗?这是时代的悲哀,后人要以此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