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鄚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州和古城。

2.位于任丘城北16.5公里。

3.据《史记》记载:鄚为古国名,建于周朝,为燕国附庸。

4.战国时期赵灭中山国之后,曾一度属赵国。

5.赵惠文王五年(公元前294年)与燕交易。

6.鄚复归燕。

7.东汉置县。

8.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设鄚州,辖鄚县、任丘、文安、归义、清苑、唐兴六县,整个白洋淀都在鄚州管辖范围之内,是其地域方面的鼎盛时期。

9.唐开元十三年(725年)以“鄚”类“郑”字,遂改为“莫”。

10.后晋时,归入契丹;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入后周。

11.北魏时,鄚县移治所于南陵城,北周时,又将治所移回今鄚州。

12.宋熙宁六年(1073年),治所移到了任丘城。

13.金元时期,鄚州辖莫亭、任丘二县,再度繁荣,时有“莫州城内三万户,葫芦淀上八千家”之说。

14.明洪武七年,废州为镇。

15.鄚州之名,一直延用至今。

16.鄚州由于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17.《左传》载,“鲁召公六年(公元前536年)冬,齐候北伐燕,战于鄚。

18.”五代时期,石敬塘曾与契丹多次战于鄚州一带。

19.鄚州古城位于鄚州村北,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历代修建。

20.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21.古城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1.0公里,城墙为土城,宽约30米,高5米。

22.原有东、南、西城门3座,自明代以后,先后倒塌。

23.现存嘉庆砖砌南城门,当地人称“南阁”, 高5.07米,宽4.47米,门额书“钦慕迎熏“四字,清嘉庆二十五年重建,城北部土城墙保存较好,气势雄伟,连绵险峻,城门位置可辨,东西墙各残存一段,南墙无存。

24.鄚州“居九河之险,通八省之衢”,是京德古御道便利的交通和白洋淀、大清河发达的水运,加之每年一次的鄚州庙会,鄚州非常繁华,城内遍布北阁寺、关公庙、卧佛寺、玉皇庙、戏楼等楼台亭阁,沿街店铺林立,鄚州辉煌一时。

25.在当地至今流传着“鄚州三宗宝”的秩事。

26.传说鄚州有“铁道”但无铁,有“铜井”但无铜,有“无影庙”但无庙。

27.“铁道”是说丁字路口一带的土路坚硬如铁。

28.鄚州城繁华日久,无数车辆从此经过,致使此处土质坚硬似铁,车辗无辙,马踏无痕,即使下过雨,道路也不会泥泞。

29.“铜井”的井口是用一整块石头雕凿成的,因为井口小,水桶放下去会发出响亮的声音,扔下石子也会听到清脆的响声,好像铜声一样。

30.“无影庙”是说明清时期王姓“天享商号”的老宅后面对着一条街,是风水上的大忌,为了破解,在后墙山上镶嵌了一座佛龛,好像一座小庙。

31.由于小庙处在后墙山上,而且凸出墙外的部分很少,在阳光下或者月光下都不会出现影子,所以人们就给它取名“无影庙”。

32.今天,鄚州的繁盛让位于落寞,喧闹归结于平淡,只有那些传说、秩事仍在坊间一年又一年的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