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俄、日,库页岛的三个名字】中国先秦时期百科全书《山海经》记载:“毛民之国,为人身生毛”,汉代高诱、晋代郭璞解释说,在东北方的“大海洲岛上”,有一些身着鱼皮、遍身长毛的部落居民,他们就是生活在黑龙江出海口和库页岛上的费雅喀人。

2.从秦汉至北朝,中原人对东北地区都知之甚少,更别提距离遥远的黑龙江流域与库页岛了,只是由《淮南子》《三国志》等书记载了一些得自于东北南部渔猎族群的道听途说而已。

3.直至唐朝前期“东北犁庭”,灭掉了占据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中原王朝才第一次将势力深入到了东北地区。

4.生活在东北中北部的靺鞨人原先依附于高句丽,大致分为粟末靺鞨(南•熟靺鞨)和黑水靺鞨(北•生靺鞨)两大集团,其中黑水靺鞨因为生活在黑龙江流域而与生活在黑龙江河口和库页岛上的费雅喀人有直接交往,唐朝沿用了他们对库页岛的称呼,称其为“库页”、“窟野”、“窟说”、“屈设”或“莫曳皆”。

5.到了元朝时期,原先的黑水靺鞨虽然已经演化为了女真,但其语言与文化传统大体上没有改变,因此继续沿用靺鞨时期对库页岛的称呼,而与女真人有直接联系的蒙古人同样采纳了这一名称,汉译为“骨嵬”。

6.明代在东北地区设立辽东都司、兀良哈三卫和奴儿干都司,统治着建州女真、东海女真和海西女真三大部,继续沿用前代地名,译称“苦夷”或“苦兀”。

7.而清朝本就发源于东北,统治者主体是源于建州女真的满洲人,因此依然称为“库叶”、“库野”或“库页”。

8.以上这些汉语词汇,其实都是对同一名词Kuear的不同音译,源于肃慎-靺鞨-女真-满洲族系对生活在黑龙江河口和库页岛上土著民族的称呼,即先秦的毛人国,唐代的窟说、屈设,元代的骨嵬,明代的苦夷、苦兀,清代的库野、库页。

9.至于这个名称,可能最早得名于当地土著人的语言,即费雅喀人、阿伊努人等北亚民族的称呼,如在阿伊努语中称库页岛为kamuy kar put ya mosir,意为“神在河口创造的岛”,其音省读即为“库页”。

10.在日语中,库页岛被称为桦太(からふと),读音Karafuto,即来自kar put河口之意。

11.1809年后,江户幕府开始使用与日本领土“虾夷地”(北海道岛)相对应的“北虾夷地”的名称。

12.明治政府设立北海道开拓使后,则固定使用“桦太”的写法。

13.今库页岛全岛属于俄罗斯联邦领土,正式名称为萨哈林岛(Сахалин),其名称来自满语sahaliyan ula angga hada(“萨哈林安喀豁达”),意为“黑龙江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