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岁还不能完整的讲一句话?“是不是脑子发育有问题呀?”“会不会是孤独症或者自闭症呀?”“该不会变成哑巴吧?”

近日宁波余姚一位母亲遇到了困扰,三岁的儿子晨晨(根据采访视频音译)不愿去上幼儿园,总说自己“一个人不一样”。

妈妈通过蹲点拍视频,发现了晨晨在幼儿园时无法融入幼儿园小朋友的活动,甚至还了解到“大家”觉得晨晨是个问题儿童。

原来三岁的晨晨在刚入园时,还无法说连贯的句子,只会说简单的“爸爸、妈妈”等词语。

妈妈担心他有孤独症,还带晨晨到医院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晨晨一切正常,仅语言发育迟缓,建议参加感统训练课程。

因此晨晨每天上午到幼儿园,下午则到培训机构参加感统训练。

正因为这样,晨晨错过了幼儿园的艺术培训课程,在做操和晨间活动时,无法跟上班级的步伐,总是一人在旁边自娱自乐。

无法找到参与的乐趣,也许是晨晨不愿去幼儿园的原因之一。

说真的,看到这个新闻,@夕青田 内心也是百感交集,因为我们家的小朋友也是直到三岁,依然无法说完整的句子。只会叫“爸爸、妈妈、奶奶”连“不要、不好”都不会说,只能通过摇头点头来沟通。

回想那段焦虑不安的时光,至今仍觉得难过和委屈。为了陪伴孩子,我牺牲了本来还不错的事业,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想过让孩子多优秀,但一直期盼他的生长发育健康,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就足够了。

当发现孩子迟迟无法说出完整的一句话,甚至三个字的词语都无法说出的时候,内心的崩溃和委屈,在许多瞬间都几乎要将我压垮。

也曾想过是否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一些特殊检查,可看着孩子天真可爱,无忧无虑的样子,内心一点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不一样。

他明明很健康,连生病都几乎没有。能跑会跳,喜欢听绘本,喜欢所有的恐龙,能分辨所有小猪佩奇的好朋友,知道汪汪队所有狗狗的工具车。

我告诉自己,他只是还不想说话,他也许想要累积多一些词汇,等到开口时,让大家惊艳一把。

因为他一直都是一个倔强的孩子,在肚子里时,就不愿头朝下,非要坐着和我平起平坐。这一次也许他也是倔强的不想渡过牙牙学语时的不完美。

转机出现在他快三周岁时,我带着他去了海洋公园,看到了他喜欢的北极熊、温柔的白鲸、调皮的海狮、漂亮的美人鱼。

返程时他不断的看手机里拍下的照片,嘴里嘟嘟囔囔的说着“哇”“鱼”“熊”,一个又一个他从未说过的字眼,冒了出来。

那一瞬间我简直要喜极而泣,心里默默的觉得“时间终于到了”!

从此以后语言功能开了挂,现在四岁的小朋友已经能和老母亲完整的吵一架,并且将老母亲堵得无话可说。

结合自身的经历,@夕青田 觉得,孩子不是工厂流水线下完美的产品,他们不可能每一个都如同复制黏贴,没有标准规定孩子到了什么时候就一定要完成哪项指标,稍快一些或稍慢一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不同。

作为父母,首先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轻易给孩子下标签,不要觉得一些小瑕疵会让他们格格不入。

是父母先觉得孩子“与众不同”,才会一直带着防备与小心去理解孩子的世界。可孩子需要的其实只是平常普通的交往,他不需要被特殊对待。

晨晨只是语言发育迟缓,到正规机构参加感统训练固然能帮助他,可我认为,让他完全融入到幼儿园的正常交流与生活,未必就不能帮助他更快的开口说话。

缺席了下午的艺术培训课程,妈妈可以向老师拷贝早操视频,老师无法单独教晨晨,妈妈可以在家提前教会孩子,这样晨晨才能在早操和晨间活动收获参与感和成就感。

从视频来看,幼儿园班主任并没有像晨晨妈妈说的那样,对晨晨区别对待,晨晨大部分时间也能快乐的参与到游戏与玩乐中。

所以,晨晨妈妈首先应该从自身开始,把晨晨当作一个普通小班的孩子,理解孩子在幼儿园会受委屈、会和小朋友发生矛盾、会脱离集体单独行动。

有些妈妈特别喜欢接孩子时问:“今天有没有被小朋友欺负?”“今天老师有没有表扬你?”“今天有没有不开心的事情?”

迫切想要知道孩子的情况,有没有受委屈,是每个小班妈妈的通病,但这样其实会引导孩子将幼儿园当成一个充满负能量的地方。

妈妈们不妨换一种问法:“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呀?”“今天有没有学新的儿歌?能不能唱给妈妈听?”“有没有认识新的小朋友?记得他叫什么名字吗?”

通过引导孩子回忆开心的事情,了解一天的生活,并从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教会孩子解决的方法,并及时与老师沟通。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幼儿园是一盒彩色的蜡笔,而执笔的除了老师和小朋友,还有爸爸妈妈,你若想要孩子快乐,就为他画上彩虹,老师和小朋友自然会为他添上蓝天白云、绿草青山、红花绿叶!

我是@夕青田 欢迎关注我,和我一起发现身边事,分享身边事!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感谢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