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肝义胆齐天庄,忠厚人情意吉祥”,……。台头大写“忠”,四句藏头都是忠字:龙华大浪吴氏小宗祠,却又这么忠孝大气的金缕文字。春节期漫步深圳龙华大浪,偶访这处满地燃过炮竹的小宗祠,图画精美,题词孝慈,意境深远。拍摄一些图片,徘徊良久学习其文化。追忆祖德,知恩报恩的吴氏村民与后代,春节必有过“热烈”祭祖。说不定,某合适节期,还会见到该族的祭拜者其人讨教。

以色列人族谱清晰,和许多民族一样,但不立祭祖的场所。且新教也不同意祭祖;十年前,梵蒂冈天主教皇也不得不首次批准其教民可以公开祭祖了。

宗祠就是典型的中国特色,其又称祠堂、宗庙、祖庙、祖祠,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也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

自此萌生了学习宗祠文化历史的愿望。查到宗祠制度,初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不得建宗庙。到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提倡家族祠堂,即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四世神主的四龛祠堂。

宗祠或宗庙、祖祠、祠堂。是儒教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事务活动的地方。民间建造家族祠堂,可以追溯到唐、五代时期。现有较早的福建省莆田市刺桐金紫方氏祠堂,便是建于唐末;莆田市涵江区巷村黄氏宗祠,建于北宋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

到南宋,莆田林氏“建先祠”、“置祭产”;福建建阳陈氏家族的祠堂,始筑于元代。各地大规模营造祠堂,则在明清两代,此时入闽各家族,经过长期发展和繁衍,族众日益增多,家族为团结族人,大兴土木,一时建祠盛行。

据清初《光泽县志》载,当地“从前各族宗祠无几,近数十年,凡聚族而居者,城乡多各建祠。春秋祭祀,序昭穆,崇功德,敬老尊贤,颇有追远睦族遗意。” 一般家族不仅有一族合祀的族祠、宗祠(或称总祠),族内各房、各支房,往往还有各自的支祠、房祠,以奉祀各直系祖先。

有言:“居则容膝可安,而必有祖祠、有宗祠、有支祠。” 很多宗祠保留至今。有族众数万人,大小祠堂超过100座,其准确座数,连族人也说不清。据统计,福州郊区闽侯县尚干镇的林氏家族,族众近万人,大小祠堂不下50座。

一些同姓氏的大家族,有的合建跨地域大宗祠。民国时期,永定县(今龙岩市永定区)乡村之中,不论大小姓,皆合建祖祠,复合散居各乡,及徙居各处之同宗。

清初曾会同八闽林氏族人,于福州创林氏大宗祠。此外,在海外及台湾的分支子孙,与乡土宗祠,也保持了密切联系。民国时,漳州许氏家族,居新加坡、马来西亚者,曾联袂返乡,倡建新加坡许氏大宗祠。

祠堂的建筑,讲究风水,通常选在祖先最先居住的地方,将旧房改建成祠堂;一些家族建宅时,往往先建祠堂。闽北一些单姓小村落,无力筹建大祠堂,便在村前选址,设牌位,供祖先。祠堂一般多位于正寝(前堂)东侧,讲究的有三间二外门。正大门,平常不开,只在春秋二祭或族人议大事时开启。正厅外,有储藏祭器、遗书的小房子,环绕成一个独立的建筑群。

宗祠摆有祖先的灵位、姓名、字号。每龛前各设一矮长桌,用以摆放祭品。一些宗祠里,凡本族新添男丁,要贴张红纸在柱上,上书×××长子(或次子等)、取名×××,以示到祖先面前报到。据说如今闽南一些祠堂,大厅正中大木龛中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已被各种遗像所取代。

一般宗祠厅堂的龙壁,都贴有符篆、“金箔”及用锡箔色纸剪成的镜、尺、剪刀、双喜等图,用以镇宅。符篆多书“北方玄武大神镇宅”、“西方白虎大神镇宅”、“东方青龙大神镇宅”、“南方朱雀大神镇宅”等。大浪这个祠堂倒是都用石板刻金丝花纹,大气耐用。据说平日祠堂空屋,有借给家无住房的族人居住,有的族人的灵柩,也寄放在祠中。族人去世,则送香灰入祠。外出族人、海外游子来谒祖寻根时,必先到祠堂祭拜,而后包上祠堂的香灰及家乡泥土带走,以示不忘根本。我偶然进入的此宗祠,并无阻挡。后面房屋也似乎只有灶火,没人居住。

蒋介石的故居位于浙江奉化溪口区,以前他不断祭拜。1949年,蒋介石父子最后一次回到溪口老家,并在蒋氏祠堂祭祀了先祖。老蒋在败退离开大陆后至死未再访蒋家宗祠,蒋家王朝彻底覆灭,可想他逃离大陆前的沮丧心情。1996年他子孙也有秘密去访祖屋祭祖蒋母等,但也是买票入内。其实蒋家祠堂是整个溪口蒋姓的祠堂,归于人民,并不是蒋介石他一家的祠堂。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对宗祠有描述:“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大字......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很真实地接一段故事,文字优美,内藏多少与作者及其意图有关的“甄士隐”秘密……

春节传统祭祖活动,有祠堂可去缅怀祖先,厚德载物,辞旧迎新……宗祠学问不小,请留言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