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事物正确的认识只能是唯一的 【之三】(原创)听、说、看、想、做、交流等等,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

2.这些形式的有条件、有目的的组合,构成了万千社会活动的不同内容。

3.除了人们共知的“三大实践活动”以外,还融入了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

4.这类活动,虽然表现为日常各种生活细节,但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与三大实践活动或多或少、或松散或紧密、或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这是由人们活动的社会性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所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5.当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们,把具体的分析具体的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内含了具体问题中带来的历史性渊源,要求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去求解的深层含义。

6.这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唯一性的理论依据,因而同时也揭示了“唯一性”的实践基础。

7.错误的认识可以千奇百怪,形形色色,正确的认识只能是唯一的。

8.社会复杂多变,各种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有其规律性。

9.我们以当前热门的诗词学习为例,说明认识事物的规律及逻辑归纳形式如下:当知道“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10.晨对午,夏对冬,下晌对高春。

11.……”的时候,并不一定就能够写出好诗来。

12.针对写诗、赋词、作对这一类事物来说,不能只知“天对地,雨对风……这入门级的“其一”。

13.其二是,说风喻山雨欲来;说海喻心潮澎湃;说酒喻豪情万丈;说月喻孤独寂寞……等等的境况。

14.其三是,把个人经久体验、感悟的深沉和撕裂伤痕、凌风傲骨揉进诗中,使诗作充满情感张力。

15.其四是,用凝炼字词的深刻含义搭配,恰当贯穿整首诗词,烘托诗的动态活力。

16.其五是,以传神的形象思维,恰到好处地连接诗作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意境,使诗作具有魂魄。

17.六是格律的相应要求等等。

18.由此可以看到,并不是简单地花花草草搬上来,风云水月堆上去就是好诗。

19.形式逻辑中的必要条件,怎能与充分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相混同呢!更为重要的是,上述六项,基本上正是对学好诗词这一事物的历史的、具体的、辩证的大体归纳与总结。

20.我们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认识事物发展的历史脉络,把握事物的矛盾性质,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引擎因素,引导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在若干可供选择的优先条件方面,能够比较客观、比较正确、比较快速的接近事物的原貌,把握事物的本质。

21.从而在形成思维合力、定向重点突破的基础上,实施正确的解决办法。

22.事实上,在人生过程中,一般不可能不出错。

23.但是认识事物做到不犯原则性错误,不犯重复性错误,不犯低级错误应该是有可能的。

24.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简单的一面,也有复杂的一面。

25.社会事物的存在有其传承性,有其具体性,有其变化性。

26.深知此“三性”,并悉心探索、研究内在的矛盾性质与作用关系和规律,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认知,从而使相对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起来。

27.在此问题上,人们的目标在于把握正确认识事物的唯一性规律及其实现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方面。

28.通过历史地、具体地、辩证地认识事物过程,使事物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采用科学的分析、判断及推理等手段,在事物的矛盾变化中把握事物、引导趋势。

29.做一个善于正确思考,而又有益于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