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和生产技术的逐步提高,生产力得到了相应发展,社会制度也逐渐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过渡。社会形态的变革,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学术界存在着百家争鸣的局面,产生的著名学派有“九流十家”之多,其中道家、儒家阴阳家、杂家等的学说,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道家,他们一方面崇尚自然,提倡所谓“返朴归真"、“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提倡养生,希望能够“长生久视"“寿蔽天地”。所有这些促使他们对宇宙起源和生命形成的探讨和讲究卫生保健,追求长生不死的目的。因此在这一时期,已有关于养生内容的散在记载。老年养生保健正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老子》、《庄子》、 《管子》、《山海经》、《吕氏春秋》等,都载有部分养生内容。成书于先秦时期的《马王堆医书>更是对老年房室生活,性保健知识有了较为详备的阐述。尤其是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更是集先秦养生思想之大成,较为全面地记述了当时有关养生的原则和方法,构建了中国养生学说的基本理论体系,为我国养生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医疗保健制度方面,据《周礼》记载,当时已建立了一套医政组织,没有总管医药政会的“医师",管理饮食卫生的“食医" ;设有掌管环境卫生的官职,如“庶氏掌除毒蛊(有害于人的虫类)”,“剪氏学除蛊物(破坏器物、食品的虫类)”、“壹涿氏掌除水虫”,以及“赤发氏掌除墙屋"(《秋官司寇》)等,通过除害来改善环境卫生。这些官职的设立,对于改善环境卫生,加强疾病的防治,增进人体健康,曾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老年养生保健方面,老子.庄子主张清静以养神;吕不韦、子华子主张运动达郁;孔子则提出修德养性、节食以安胃;管子倡导寡欲以守精。马王堆出土医书里则强调节制房室生活,提倡性保健和性卫生。其后的(内经)则确立了调养精神形体,节制饮食房室,及适应自然环境、避免外邪侵袭等养生的基本法则。所有这些为后世养生学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老子从“无为而治”的思想出发,提出了“清静无为"“归真返朴”的养生理论。他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二十章》)。并强调“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他极力提倡无欲、无求、无知无为。从而回复到初生嬰儿那种完全处于自然的状态,只有这样淡泊无为,无忧无虑,返朴归真,才能保其精神,全其性命。庄子继承其说,并进一步指出"夫恬谈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日: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愉矣。平易恬愉,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丧,故其德全神不亏。”(《庄子,刻意》)。这也是强调清静全神的主要性。孟子则指出“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章下》),并主张“养浩然之气"如《孟子.公孙丑下》提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日:‘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种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人的一种伟大、刚健、正直的精神状态,它可以充塞于天地之间,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要对它不断地加以培养而不能妨害它。孟子的这种减少物欲以修心养性与老子“少思寡欲”思想-致。《内经》则总结了先秦静以养神的经验,反复强调“恬愉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要“志闲而少欲,心安不惧,”“无患嗔之....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素问.上古天真论》。《内经》唯有如此,才能“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倘若“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使神气外散,就会导致“半百而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