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41岁的王粲因病去世。

这时曹丕却对群臣命令道:王粲喜欢听驴叫,你们就都学驴叫吧,好好送他一程。

于是,王粲的葬礼上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驴叫声,也不知道有没有把王粲的家人气死。

提到王粲,就不得不提到当时一个小有名气的团队,这个团队由七位文人组成,是曹氏身边的文人,叫做“建安七子”,而王粲就是团队成员之一。

只是这一年,北方大地起了大瘟疫,建安七子几乎遭到了团灭,包括王粲在内的五人都在这次瘟疫中死去。

提到瘟疫,这里说一下,实际上,两汉时期瘟疫十分频繁。

根据《汉书》、《后汉书》记载,那时的中原地带,平均每22年就会爆发一次瘟疫。

比如曹植曾记载道: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在中国古代文字学中,“疠”就是瘟疫的意思。就是它把“病”字里面的“丙”去掉,换成了“万”字,这种疾病和“万”联系在一起,可见影响之大。

至于瘟疫的由来,在《山海经》中有这么一段:

“又东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 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

当然,这种叫“蜚”的动物谁都没有见过,因此也就充满了神奇色彩。

更多学者认为,古代之所以出现瘟疫,主要是来源于丝绸之路。

他们认为是其他地方的人通过丝绸之路把疾病带到了中原。

而曹植则在《说疫气》里说,遭受瘟疫的人,一般都是那些吃不饱穿不好的穷苦百姓,而那些富人患上疾病的却很少。

这是因为穷苦百姓在这样的环境里,阴阳失衡、寒暑错位了,才会发生疾病。

总之,那时一场又一场的瘟疫杀伤力之大不言而喻,而满腹才华的建安七子,竟然就死了五人。

但也有人说,其实当时王粲染上的是另外一种疾病,只是记载甚少,已经无法考究了。

说完当时的瘟疫,我们再看王粲这个人,其实他浑身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当王粲还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时,董卓挟持汉献帝西迁至长安,洛阳湮没在火海当中,而王粲也跟着一起迁徙。

在那里,蔡邕接待了他,要知道蔡邕可是才女蔡文姬的父亲,可见那时的王粲虽然才14岁,但已经非同一般。

怎奈这王粲长得并不好,《三国志》说他“年纪幼弱,容状短小”,所以绝不是什么大帅哥。

因此当满座宾客看到这样一个人却得到蔡邕的认可时,也是感到惊奇。

后来董卓被杀,中原大乱,王粲与堂兄王凯一起到荆州投靠刘表。

然而刘表虽然欣赏他的才华以及过目不忘的本领,但是暗地里却总是嫌弃王粲太丑。

因此他嫁女儿的时候,考虑再三,最终还是把女儿嫁给了王粲的堂兄。

而王粲在刘表这里,虽然也做了一些事情,却一直得不到重用,因此才能也无法更好地施展出来。

有人说是因为刘表确实嫌弃他丑,但也有人说是因为他年轻气盛,好胜心强,太过飘飘然了。

公元208年,曹操起兵,刘表死亡,刘表次子刘琮继位,后投降曹操,王粲也来了曹操幕府工作,并得到了重要。

这期间他还和曹植成了好朋友,而他死了之后,曹植写道:

“吾与夫子,义贯丹青。好和琴瑟,分过友生。庶几遐年,携手同征。如何奄忽,弃我夙零。”

可实际上,关于王粲的死,张仲景的传记中却有这样的记载:

有一次,张仲景见到了王粲,凭借他多年的行医经验,他发现王粲身上隐藏着可怕的病根。

于是他对王粲说:“你生病了,需要早点治疗,否则到四十岁的时候,眉毛会脱落,并且在半年后死去。唯一的办法就是服用五石汤,还可挽救。”

王粲听了很不高兴,觉得自己现在好好的,怎么会生病呢?

过了几天,张仲景又见到了王粲,于是问他:“你吃药了吗?”

王粲说:“已经吃了。”

张仲景看了一下,摇摇头,说:

“您并没有吃药,因为你的神色和平时是一样的。你为何讳疾忌医,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呢?”

果然二十年后,也就是公元217年,正值壮年的王粲就因病而死了,而那一年,正好发生了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