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同事间的“内卷养生”,我觉得再也没有比我更有发言权的了。

我之前在株洲的一家大型中医馆内工作,因为大多数的同事们不是学中医就是学中药的,在长期专业的熏陶下,不自觉地将中医理论养生与生活融为一体。#同事间的养⽣内卷#

中医馆每年都会有几场“道地药材直采节”,根据药材蕞佳的成熟期,到品质蕞好的直产地去大批采购,然后举办“直采节”,惠及株洲市民。

每次药材直采回来,首先去买的,一定是医馆内的同事。

我入职医馆第一年的9月,医馆又到产地采购了一批宁夏枸杞,编辑组的同事直接买了一袋,干吃,当小零嘴的那种,我说:“啊,你怎么这么吃枸杞,不是要泡水或者炖汤吗?”

她一脸平静地说:“干吃很好吃,像吃葡萄干一样,而且这个养血明目,比葡萄干要好。”

说完又往嘴里丢了一颗,把枸杞也递到我面前:“你也尝尝。”

我在她的引导下尝了几颗,居然接受了枸杞干吃的吃法。

在她的这种创新的带动下,有一次我做清炒玉米粒,灵感一现,想在清炒玉米里面加一些枸杞。

在菜油的润泽下,枸杞鲜红饱满起来。

黄橙橙的玉米粒,红润饱满的枸杞,两种鲜亮的颜色搭在一起,很好看。

这道菜吃起来,玉米清甜,枸杞甘甜,两种味道也很和谐。多吃几口,居然感觉有点美妙。

这一道枸杞玉米,变成了我的独家私房菜,特别讨家里的小朋友喜欢。

不单如此,同事间的“内卷养生”有多“严重”呢?

我们的营销主管,并不是学中医药专业的,因为平常跟医馆的中医医师、制药师经常打交道,都比较熟络了,关系也比较好,就会出现这么一个“情况”:

营销主管偶尔说起自己有个什么头疼脑热的,或者哪一阵气色不好,名医馆的医生说给他诊脉开方、针灸师问他要不要扎一针、推拿师问他要不要推拿一下,中药区主管建议他可以吃点啥补补,各部门同事齐开弓,弄得他哭笑不得。

因为工作需要,我也经常去贵细区(就是专门卖养生药材的部门)转,混熟了,什么可以吃的,都给我尝过了,于是给我样成了一种“习惯”:这种可以直接吃吗?哦,原来是这个味道。

有一次我找同事咨询关于鲜石斛的知识,聊到了鲜石斛的味道,石斛区的同事,直接掰了一截鲜石斛给我尝,让我永远记住了是好品质的石斛是黏黏的、有点甜。

在中医馆工作的日子,体验过各种各样的膏方,比如春天的桑葚膏、秋天的秋梨膏、各种各样的泡水,药用级别的蜂蜜泡水,党参泡水、田七泡水、燕窝泡水、虫草泡水、参片泡水…

有一次医馆拿我的杯子盛天然麝香,把麝香归还之后,杯子上还粘了薄薄的一层麝香粉,同事们说不要浪费了,直接让我就一些饮用水喝下去;

我还泡过各种各样的茶,菊花茶、茉莉花茶、玫瑰花茶、金银花茶、藏红花茶……也感受过针灸推拿、也被医生同事望闻问切的关怀,给我提出各种养生保养建议,各种别具一格的体验,感觉有些严肃又有趣。

在中医馆工作的日子,我看到了中医医生医者仁心、治病救人的大爱,看到了当代年轻人在理想与追求道路上的执着、谦逊和脚踏实地,这一段工作的经历,让原本就更推崇中医的我,更加对中医、中药、行医的医者充满了敬畏。

(以下图片是经过原作者同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