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2月7日,一个18岁的北京女知青到陕北延安的农村插队。

因为1个月前,延安派人到她所在学校进行了宣传动员,延安的柿子树、枣树、满坡的牛羊,那是一副令人憧憬的画卷。

自从在铜川下了火车换卡车后,路就越来越难走了,一路上都是颠簸的盘山路,似乎只要一不留神就能翻下深沟,一群知青吓得抱在一起,不敢往下看。

而女知青则起头唱起歌来,以鼓励大伙。在激情澎湃的歌曲声中,卡车一路“冲锋陷阵”,最终到达了目的地。

按名单分派到各个公社后,大队来人赶着马车,牛车,毛驴车等在那里了,社员们打起腰鼓,扭起秧歌,欢歌笑语迎接知青们的到来。而知青们拿出从北京带来的糖果糕点,分给看稀奇的孩子们。

当时,女知青和其他3个女知青分在了同一孔窑。这孔窑洞是一对母子家的,小伙19岁,和知青年纪相仿,母亲40岁不到的样子。

窑洞的坡下是大片河滩地,主要种的是土豆,玉米,黄小米是主要农产物,一年到头见不到小麦面。这对于这些北京知青,日子的确过于艰苦了。

头年知青吃的是国库粮,偶尔会发下来一些荞麦面,知青嫌硬吃不惯,就跟小伙换软和的玉米面吃。小伙却非常高兴,因为荞麦面更扛饿。

那年过年,四个女知青都没回去,缩在窑洞里,一听到鞭炮声,都开始想家了,想着母亲这会可能在包着饺子。

这时小伙母亲端来了一小盆白面饺子,那是小伙为照顾这些知青,用粮食换的小麦面,包的饺子,但是量太少,一人只能分到8个饺子。

这顿饺子化解了女知青们的乡愁,狼吞虎咽之后,问人家还有吗?才发现人母子俩自己吃的是玉米面饼子。

1971年,其他3个女知青陆续离开了,就剩这个女知青一个人了。一个人住窑洞,冷清不说,关键不安全,做饭、洗衣都不方便。这时还是小伙母亲把她接到家里一起住,结果坏事了。

坏就坏在家里还有小伙这么个男的,有人举报小伙钻女知青窑了。结果大队派人来查,发现女知青跟小伙的母亲睡在一个炕上,小伙是睡在厨房的,按理没有抓到实据,就只能不了了之。

可是后来,小伙还是被当成了破坏知青下乡的反面典型,给抓了起来。有人吓唬小伙的母亲,你儿子一旦定案最少10年,情节严重可能判死刑。

小伙母亲被吓住了,求女知青:“闺女呀,我儿子的命就在你的手里,他能不能活?就在你一句话了。”

女知青依旧是那种大包大揽、冲锋陷阵的性格,于是她跑到大队说:“我是自愿的。”为了证明小伙是无辜的,最终她选择了嫁给小伙,以证明小伙的清白。

消息传出,整个村乃至整个公社都轰动了,因为她俩差距太大了。有人说小伙胆子肥,那可是北京女知青;也有人说多亏女知青仗义,把事给扛下了。

这场婚礼注定与浪漫无缘,到公社领了证以后,小伙把自己的被子抱到了女知青的炕上,小伙母亲把装麦面和玉米面的罐子交给了女知青,这就开始平淡无奇的生活。隔壁村的知青们听说后,特意凑份子给他们买了热水瓶和脸盆,这也算是娘家陪嫁了。

1975年,女知青父亲平反并恢复工作了。她父亲是当时北京市供电局的领导,他恢复工作后,立马根据政策安排子女回城,女知青的哥哥从东北回去了,而女知青却回不去了,因为她已经结婚生子了。

当女知青抱着孩子搭顺路车回了北京探亲,父亲见到她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走,以后不要回来。”话说得狠,但父亲的内心是不愿小女儿呆在农村受苦,又是党的干部,不能违背原则,通过特权把女儿女婿弄回北京。

可是女知青也是要强的人,脾气也不是一般倔:“不回来就不回来,我在延安同样干革命。”在回去的路上,也知道自己伤了父亲的心,哭了一路。女知青并不知道那是她见父亲的最后一面,父亲不久后便病故了。

1979年,女知青根据政策,被调到了延安市里工作。顿时村里风传,女知青这一走,就要跟她农村丈夫离婚了。

女知青原打算在延安,给丈夫找了一个临时工的工作。但丈夫拒绝了,他说:“你去延安好好工作,我就留在村里,哪都不去。”

1983年,哥哥姐姐带着老母亲来延安看女知青,女知青特地带母亲到自己农村的家里走一走,认认门。小伙向女知青母亲保证:“妈,我虽然没文化,但是我爱她,我一定不负她。”

这个小伙也说到做到,为了让女知青做一个事业型女性而无后顾之忧。无论女知青工作多忙,家里的事,小伙都凭一己之力扛下了。一边种地一边照顾老人,带两个孩子,一直背都弯了,把两个孩子供到了大学,然后工作、结婚、生子。

女知青后来在延安市某局级领导岗位上退休了,而她的丈夫依旧只是个农民,俩人在一起,依旧有说不完的话。他的两个孩子,如今一个在北京,一个在西安。

2006年,女知青退休后,把自己的母亲接到陕北乡下呆过3年,此刻玉米面、小米粥都早已不是什么主粮,反而是调节身体的绿色辅食,乡下的环境给了老人不一样的心境。

这个北京女知青,名叫李桂平,她的丈夫叫冯俊,他说:“自己不离开农村,就是为了替她守住这个家。”

这个家是无形的,长在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