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说我所经历的神秘西藏之六

六.受欢迎的午餐肉和压缩饼干,

一日三餐,我并不讲究,吃饱了就行,所以一到拉萨,我就在机关食堂吃饭。这多省事呀,不用买菜洗菜烧菜,吃完了抹抹嘴就行了。可吃了十天左右,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这里的菜近似四川菜,放辣椒,辣油,花椒,还带有酥油味,口味很重。辣的我还将就着能吃点,倒一碗开水,将菜在开水中泡洗一下再吃就行了,那花椒实在受不了,时不时地要吃到几颗,怪怪的,很不习惯,好好的蔬菜,有酥油味,闻着感觉就饱了。开始我总以为慢慢能吃习惯的,也知道应该入乡随俗,走到哪里吃哪里的菜,所以咬着牙强吃下一点。坚持了一段时间,实在不行,一进食堂就感觉饱了,我决定还是自己做,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但自己做的口味好,吃起来对胃口,吃得下,再说自己也从家乡带来了干菜,鱼干等等,都是自己喜欢的,于是我就试着自己烧饭菜吃。

我喜欢吃蔬菜,虽然拉萨这里不生产蔬菜,但品种还是不少的,白菜,茄子,土豆,冬瓜,鸡蛋,主要的蔬菜都有,还有猪肉,牛肉,水果也不少,有苹果,梨等,这些都是从四川甘肃格尔木等地运进来的。听顿珠领导说,藏族人原来是不吃蔬菜的,这里也不长蔬菜,后来有汉族的人来了,把蔬菜带进来吃。藏民开始还嘲笑汉人,说是汉人爱吃草,象牛羊吃草一样,后来慢慢地被同化,才习惯吃蔬菜。在这里做蔬菜生意的大多是四川青海人,我去买菜时,他们一口一个老乡地讨近乎,热乎得很。在拉萨,汉族人之间大多都称老乡,语言上也没有隔阂,这么叫,大家也都能接受。

在内地老家时,我平时很少做菜做饭,现在亲自制作饭菜,一日三餐,深感不易,也比较麻烦,首先是买菜洗菜,我的宿舍到农贸市场约有十多分钟点的路,东逛西逛买好菜,再提回来,赤呼赤呼直喘粗气,还得在冰凉的水中清洗。接着是生火,那煤气灶其实更多时候是摆设,还是牛粪炉子实用。牛粪是很容易燃烧的,但生火不容易,几张报纸还不一定能点燃,开始时弄得满屋子都是烟,还是点不燃炉子,后来想法搞来了一桶柴油,浇一点就着,总算解决了这个难题。这牛粪燃烧得很快,得不时地添加。这加添牛粪也充满了学问,加得不得法,一下子会把炉子给堵灭了,捣腾几下,满屋子就会灰烬纷飞。

由于这里大气压低,做菜很少是锅子里炒的,烧绝大多数的菜,都得用高压锅来烧,如果在锅子里炒,就是烧上半天,水跑干了几次,吃起来还是半生不熟的。所以都得用高压锅,闷一会,熟了后就用冷水在高压锅上一浇,就可以打开吃了。一顿简单的饭菜,没有一个多小时是无法完成的。煮面条,煮饺子也得用高压锅,否则是烧不熟的。为图方便,我常吃方便面,而这里的开水70多度就开了,根本泡不开方便面,有时只得半生半熟地吞下去。烧菜做饭虽然辛苦,但也开心,吃得舒服,很有成就感。

在这里,最受欢迎的食品是午餐肉,感谢这一发明。它有许多的优点,不会坏,就是放上几年也不会坏,还可以打开就吃,也可以和青菜烧着吃,可以做汤吃。还有压缩饼干,六元钱一包,酥酥的,吃上几块再喝上一杯水,肚子就对付过去了,当早餐特别好。在拉萨的一年中,我都不知道吃了多少午餐肉和压缩饼干,这东西全西藏大大小小的店里都有,很方便地可以买到,就是到人烟稀少的牧区,也肯定能买到这二样东西。太普遍了。

压缩的不仅有饼干,蔬菜也有压缩的,经过压缩的蔬菜可能见过的内地人不多,样子象一张张泛黄的纸,有的也象海带,包装成一捆捆的,堆多久也不会坏。在拉萨因为有新鲜的蔬菜可吃,压缩蔬菜吃的人不多,但出差到下面牧区的县里,那压缩蔬菜就是家常便菜了。一般的做法是,取一点,放在水中泡,便涨开来了,就可以做菜了。这压缩蔬菜已没有蔬菜的口味,也没有什么营养,只能在肠胃中增加点纤维而已。

有时我不高兴做饭菜,就到外面吃。拉萨是旅游城市,饭店很多,有当地口味的甜茶馆,也有内地的大小饭店。说出来可以让人难相信,这个高原城市上有海鲜馆,有韩国烧烤馆,有豪华的高档酒店,大世界什么的。我也都去吃过,但都是有人请才去的,要是个人掏腰包那是不敢进去的,消费很贵。我常去的是四川人开的饺子店,开始还闹笑话,那里的饺子不是一碗碗的,泡在汤里的水饺,而是干的,论斤买。我向店伙计说,我不知道自己要吃多少,这一斤有多少,伙计说一斤约五十多个。我要了半斤,醮着调料吃,真的还不错,这饺子很小,半斤也没多少,看边上有的人叫了二斤在吃。这里馄饨叫云吞,也让我大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