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吴仕平:推广小众产业技术的“执拗哥”

吴仕平,男,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出生,1992年入伍,2013年退役,自主择业。保山市“隆阳区icon吴仕平家庭农场“农场主。。2019年荣获“云南省模范退役军人”称号和“保山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去年他的农场被省农业厅评为“云南省省级示范农场“

深山招蜂引蝶人

初夏的水寨乡太元村,中午艳阳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绿草,带来万物生机。农户杨天宇带领吴仕平来到他家麦子icon地边,远远地指着一棵核桃树说:“吴老弟,你瞧见蜜蜂从树洞里进出了吗?”。只见吴仕平麻利地戴上防蜂帽,轻轻走近蜂窝,仔细端详了一会说:“好旺盛的蜜蜂哦!今天就让我来给你乔迁新居吧!“随后从衣服里掏出一个小瓶瓶,往蜂洞里吹了点粉状物。大约二十分钟后,奇迹发生了,蜜蜂纷纷急涌出树洞,在空中盘旋了几秒钟就落在另外一棵核桃树上,吴仕平敏捷地爬上树梢熟练地将蜜蜂团赶进事先准备好的蜂桶里。站在不远处的农户杨天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更甜在心里,因为他家终于有蜜蜂新成员了。2018年,吴仕平接受水寨乡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将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的保山西山家庭农场基地搬迁至隆阳区水寨乡太元村石头山。当年12月的一天下午,吴仕平在太元村易地搬迁小区农户李长胜家了解到,他家经济收入单一,主要靠春夏种包谷养殖猪鸡,秋冬找松茸、松露icon卖了贴补家用,于是想帮他拓展产业。“李大哥,你儿子儿媳到外省打工赚钱,你们二老在家也辛苦,日子好过呢,如果养上几窝中蜂,掏蜂蜜卖,收入会更加好,你说是不是?”“是吗?这些天我们只是种种菜,喂喂猪,其他没什么可做,吴兄弟,难道你有门路?”“就是这个小东西造福了好多百姓,只是我们身边的乡亲们,眼看着蜜蜂,却吃不到蜜蜂,因为当地的蜜蜂大多住古树洞里和石岩洞里,很难收到蜂蜜。”吴仕平指着几只飞舞的蜜蜂说。“我家大核桃树洞里就有一窝很昌盛的蜜蜂呢,只是我舍不得砍树,因为每年都有两百多斤核桃可收。”“李大哥,我有办法,不砍树就引出蜜蜂,你信不信?”“不信。”杨先生果断地说。但是他犹豫了一会又说:“听说你是‘蜂王icon’,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我不会承认你有能耐,如果你能把那窝蜜蜂搬到家,我就服了你,并且跟你学养蜂。”就这样,杨先生实地观看了吴仕平现场招蜂“直播“,心里好佩服吴仕平的养蜂技能。吴仕平平时观察到,虽然当地冬季气候十分冷凉,但是光照好,一般情况下,中午时分都有蜜蜂活动。于是建议农户养殖中华蜜蜂icon,增收致富。“怎样让易地搬迁的群众搬得走,留得住,富得起,是我们太元村干部们一直思考谋划的痛点问题。恰好吴仕平的公司入驻我们太元村,每年帮我们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000多个工时。更主要的是,这部分群众在帮他种养殖的同时,学到了技术,拓展了思路。这几年,吴仕平主动帮我们推介了苦荞icon、魔芋、佛手瓜icon(洋丝瓜)种植,香猪icon、中蜂养殖等产业,帮助我们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水寨乡太元村党总支书记杨国进说。七十老翁“拜师”种魔芋 “我在老家种了几亩魔芋,但长势不错的苗子,天天有死苗发生,今天现场看了退役军人吴仕平在太元村石头山种的魔芋,整片地没有一棵死苗。通过他的讲解,我终于找出了自家魔芋枯死原因是患了烂腐病,一是种子没选好,种植前也没有消过毒,二是自己不懂技术,没开沟排水,土地又是粘性土icon。小吴是我的师傅,我回去后抓紧时间按照小吴交待的注意事项,打防腐剂并且做好排水通风工作。”2020年7月15日上午,云南保山市施甸县七十岁农民杨国庆在孙子的陪伴下,到隆阳区水寨乡太元村吴仕平的魔芋种植基地参观学习,杨老汉身体硬朗,手脚灵便,劳作起来干劲十足,他的这种朴实干练的劳动精神,让在场的人连连称赞。 “ 我爷爷七十多岁就是闲不住,考虑到种魔芋是轻体力活,就没阻止爷爷,听说退役军人吴仕平创业种植魔芋有技术,就陪爷爷来参观学习。今天看到吴老兵竟然将魔芋种得这么好,他主导成立西南魔芋专家工作站,从技术支持上,给了种植户满满的底气,幸福的福音”。杨老汉的孙子感慨地说。佛手瓜下蛋没商量腾冲市中和乡大村村委会村民周光明去年致电吴仕平:“老兵你好,去年跟你购买的400个洋丝瓜种,一亩地一年下来掐尖4000斤,3元/市斤批发出去,收回了投资成本。试掏块根几塘,一塘都有十多斤,还有瓜种么再采购1200个,再扩种三亩。"保山市农业推广中心薯类研究室主任杨琦介绍说:“佛手瓜(洋丝瓜)不易得病虫害,是我们科技人员通过调研引进、试种选育的一个洋丝瓜品种,当年垒墒种,平时掐尖卖,年底掏挖块根,一块地两份收入。退役军人吴仕平是个敢闯敢干,先行先试,不忘初心,创业为民的新时代优秀退役军人,他的太元村的石头山127亩魔芋地,全部套种佛手瓜,非常成功。”。(李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