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2月25日一大早,69岁的道光皇帝紧急叫来宗人府、御前、军机、内务府10位大臣,当着他们的面打开了封存两年的立储密匣,匣子打开之后,一封金黄的御书出现在众大臣面前,他们当然知道,病危的道光帝这是要宣布大清国入关之后的第七位皇位继承人了。

御书上,从右到左只写了三行字,第一行:

皇六子奕䜣封为亲王;

第二行写:

皇四子奕詝(zhǔ)立为皇太子;

这其中的第三行,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仅仅是第二行的蒙文翻译。

决定大清国未来五十年国运的重大选择,就在道光帝临去世的这一天,以这种形式公布了,御书上的皇四子奕詝,就是后来的咸丰帝,继位之后庸庸碌碌,只三十岁,便早早死在了皇帝任上,留下六岁的儿子载淳(慈禧的亲生儿子,也是咸丰唯一幸存的儿子)继位,是为同治帝。

道光通过秘密立储选择咸丰,其实是在两年之前,也就是1848年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下来了。

在那之前,围绕皇嗣继承人的问题,道光一直犹豫不定,眼看着就要年逾古稀,却始终没有定下皇太子,反观他的父亲嘉庆,在39岁那年,就选定了道光(皇长子)。

道光虽然犹豫,但其实他也只有两个选项:

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䜣;

名义上,道光帝有9个儿子,但除了大阿哥奕纬,二阿哥奕纲(奕䜣的亲哥哥),和三阿哥奕继之外,其他的6个儿子,都是在道光十一年(49岁)之后所生。

稍显悲剧的是,这三个至少在出生年月上占据年龄优势的阿哥们,都没有活到道光帝决定立储的那一天。

其中,大阿哥奕纬活到了24岁,于1831年病死,同年,四阿哥奕詝出生;

二阿哥奕纲只活了5个月,在道光七年(1827年)阴历二月初八这一天病死;

至于三阿哥奕继,出生一个月就早夭。

也就是说,当道光帝最宠爱的妃子全贵妃钮枯禄氏在1831年7月17日这一天诞下她和道光的第三个孩子(前两个孩子是公主)奕詝(咸丰)的时候,在客观上,奕詝就成为了道光帝现有的、活着的长子,虽然他在名义上是四阿哥。

奕詝出生之后仅仅6天,道光的五阿哥奕誴也来到了这个世上,只不过,这位阿哥在16岁的时候被过继给了嘉庆的第三子—恪亲王绵恺,由此,算是直接被宣布失去了帝位的继承权。

至于被过继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这位阿哥长相一般、性格怪癖又有酗酒的毛病,十分不受道光帝待见,于是就找了个理由送到宫外了(皇家果然无情啊)。

又两年,六阿哥奕䜣出生,成年之后,文韬武略俱佳,才气在众阿哥之中排名第一。

有野史上是这么记载这位皇位的有力争夺者的:

“奕䜣天资聪颖,宣宗(道光的庙号)极钟爱之,恩宠为皇子冠,几夺嫡者数”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自身的软硬件实力都比四阿哥优秀的皇子,在后来的皇位继承上,生生是被才智平庸(老成持重)、极重孝道的奕詝给打败了。

除了这六位阿哥,剩下的三位都是在1840年以后出生,在整个道光帝决定立储的相当长的时间里(1840年—1850年),这三位阿哥都是未成年的状态,实际上也就间接失去了帝位的争夺。

于是,巅峰对决,就在六阿哥奕䜣和四阿哥奕詝之间展开。

客观上,在相貌、身体健康程度这些外在的条件上,奕䜣更胜一筹;其拉弓搭箭、田园狩猎的本事是奕詝远不能比的,即使是从后来的岁数上看,奕䜣活到了65岁(戊戌变法的那一年去世),而奕詝只活到了30岁,倘若当初道光帝选择的是奕䜣,那晚清的历史就断然不会出现慈禧的名号,清末的世界格局,会不会又是另外一番局面呢?

只是历史永远没有假设。

至于奕詝,早年间因为生过天花,脸上长了些麻子,相貌反正是不太漂亮;青年时代,在一次皇家组织的围猎活动中,不慎摔下了马,虽然事后经过太医院正骨医生的悉心治疗,终究还是没有治好,落了个跛脚的遗憾,这一跛,就是一辈子。

所以很明显,在当皇帝所需要的最起码的身体健康这个指标上,四阿哥显然不达标,尤其是一场小病都可能要人性命的古代。

只不过,相对于奕䜣,四阿哥奕詝有一个好出身。

他的生母,全贵妃,也就是后来的孝全成皇后,是道光帝的三个皇后中,最受恩宠的一位。

1822年(道光二年),15岁的钮枯禄氏因为选秀进宫,被封为全嫔,从此之后,开始独得道光圣宠。道光三年,被封为全妃,道光四年,17岁,封为全贵妃,成为地位仅次于当时的皇后孝慎成皇后的贵妃,如此飞跃式的晋升速度,有清一朝,几乎是独一份。

到了1833年(道光十三年),孝慎成皇后去世,全贵妃又立马被晋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成为后宫事实上的老大,这一年,她的儿子奕詝刚满两岁。

一年之后的正月初一,又被正式册立为皇后,恩冠六宫。

可以说,正是道光帝对生前的孝全成皇后数十年如一日的宠爱,在孝全成皇后去世之后,他把这种痴心的爱转移到了他们的儿子奕詝身上,这种偏爱,或多或少,对奕詝从皇位争夺中胜出,起到了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