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化,别号雨村,他为何是兴隆街的大爷?#红楼梦#

甄士隐住在葫芦庙旁,认识了一位借住葫芦庙的落魄书生贾化。书中说,贾化别号雨村,原本是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贾雨村在家无益,便“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但不知何故,贾雨村却来到了苏州,寄居葫芦庙,每日靠卖字作文为生。

贾雨村既然是“进京求取功名”,为何又滞留在葫芦庙中,靠卖字作文为生呢?假如因为没有盘缠,一路卖字作文,也是可以进京赶考的,何必在葫芦庙一住就是两年呢?即便是候考,在京城岂不是更便利吗?这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三点:

其一,要与甄士隐构成“假语存、真事隐”,贾雨村的名字就叫假话。

其二,苏州就是吴国京城,朱元璋曾经做过吴王,《红楼梦》中的姑苏也是京城的幻笔。林黛玉是苏州人,贾雨村滞留于此,也是为后文故事设伏笔。

其三,贾雨村就是后来书中的“兴隆街的大爷”,隐写的是朱兴隆。朱元璋同父同母兄弟四人,他是老四,大哥就是朱兴隆。朱兴隆原本叫朱重四,因为郭子兴曾经给朱元璋其名朱兴宗,便以“兴”字辈把他的三个哥哥叫做朱兴隆、朱兴盛、朱兴祖,加上朱兴宗,就是“隆盛祖宗”。

那么,朱元璋为何以“兴”字辈给哥哥们取名字,而不以“元”字辈把三个哥哥叫做朱元隆、朱元盛、朱元祖呢?这其中的奥妙,就隐藏在朱元璋亲自撰写的《朱氏世德碑》中。

在这块记述朱家兴隆的皇陵碑中,朱元璋有这样的表述:“皇考终而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逝,合家守丧……。”朱元璋做了皇帝,追谥祖上四代以皇帝尊号,但是,他却不是嫡长子。因而,就把一母同胞的大哥称为“孟兄”,那就变成了庶出。

把朱重四贬为庶出,其中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上面三个哥哥只有朱兴隆留下了一个儿子,名叫朱文正。假如不解决自己的嫡长子身份,朱文正岂不是可以凭借嫡长孙的身份继承皇位?

所以,“兴隆街的大爷”一出场,就必定是“假话”,这个假话一直存在于《红楼梦》中,便是“假语存”,荣国府就是因为“假语存”而涉嫌谋反,导致了“家亡人散各奔腾”的悲剧结局。

荣国府中的琏二爷,也就是贾赦的长子贾琏,有两个贴身小厮,名叫兴儿、隆儿,也是说的“兴隆”,但却不是“大爷”。荣国府的堂屋荣禧堂中,以“大紫雕螭案”、“金蜼彝”这两件摆设,暗示这座皇帝敕建的国公府是明代一座藩王府。

“螭”,是龙之九子之一,是没有长角的龙,对应了王夫人住处的金钱蟒。金蜼彝之“蜼”,是一种长尾猴,对应“万几宸翰之宝”之“萬”。“萬”,草字头下的“禺”,就是一种长尾猿猴。明朝建立于猴年,灭亡于猴年,“树倒猢狲散”说的就是明朝灭亡。荣国府就是一座明代藩王府,那么,是哪家藩王的王府呢?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这副对联中就隐藏了“朱明”,其落款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穆莳,就是木石前缘的“木石”,与荣禧堂、东安郡王暗藏了“荣穆王”。荣穆王是第十一代桂林靖江王朱履祜的谥号,这家藩王的一世祖就是“兴隆街的大爷”朱兴隆。

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分封诸王子,把大哥的孙子朱铁柱(朱守谦)也以亲王对待,封为靖江王,改静江府为桂林府,藩地就在桂林。所以,书中的“两地孤木”、“玉带林中挂”、“空云似桂如兰”、夏金桂,等等一切与“桂”相关的隐喻,其中之一就是指的桂林靖江王。“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林靖江王是月中桂子,是大明朝的藩王。

朱元璋既封藩王,便仿照南京皇城的样式,以石头修筑了靖江王城。所以,书中的“金陵”、都中实际上指的是这座小石头城、小金陵城,贾雨村做了应天府的知府,便是“金陵王”——朱兴隆就是桂林靖江王的一世祖。

那么,《红楼梦》为何要以“荣穆王”为符码,把荣国府点明为桂林靖江王府呢?这是因为,贾雨村“生于末世”,《红楼梦》以贾探春、王熙凤的判词交代了书中的“朝代年纪”,写的就是“清明”,也就是明清之交的末世。

崇祯死后,大明与大清有一段末世交集,那就是朱家皇统继续在南方建立政权,史称“南明”。南明时期,朱履祜之子,第十二代靖江王朱亨嘉自称监国,以“洪武”为年号,当年是洪武278年。朱亨嘉以这样的方式反击了《朱氏世德碑》,“洪武”原本应当是“兴隆街大爷”的,他们家才是嫡长子,应当继承仁祖的“龙衣”。

“假话”是朱元璋说的,《红楼梦》中就存下了这番假话。但是,朱亨嘉的所作所为也是不忠不义之举,江山是四叔打下来的,你家早就不在人世的“兴隆街的大爷”凭什么篡夺皇统?因此,书中为避先人之讳,反话正说,这代靖江王也是:“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

荣国府第二代名字叫贾代化,其实就是贾化在荣国府的替身。而贾政以户部员外郎的官职推荐贾雨村,贾雨村反倒做了应天府知府这样的大官,其中隐含的就是朱兴隆因子孙而得封南昌王的寓意。